京族

京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少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其中东兴市约有1.2万人,主要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的澫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素有“京族三岛”之称。其他京族人口则与汉族、壮族杂居在东兴市江平、谭吉、红坎、恒望、竹山等地。钦州市也有少量京族人口分布。
 
京族文化
 
京族人喜欢的“唱哈”(意为唱歌)、竹竿舞、独弦琴,被誉为联系着京族文化的三颗“珍珠”。“嘲剧”是京族传统的戏剧,独具民族特色。京族的歌唱艺术颇有特色。唱时由一位哈哥操三弦琴伴奏,两位哈妹则边敲打竹梆子与竹板边轮流进行演唱,内容多为叙事诗歌以及中国古诗词等。
 
京族人民爱唱歌,歌曲曲调有30多种,内容广泛,按内容分有山歌、情歌、结婚歌、渔歌、诉苦歌、叙事歌、风俗歌、劳动生产歌等。其中有些歌本流传,有些则是即兴创作,触景生情,随口而出。
 
京族服饰
 
京族男子一般都穿及膝长衣,袒胸束腰,衣袖较窄,腰间束带。
 
京族妇女则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无领、对襟短上衣,衣身较紧,衣袖很窄,下着宽腿长裤,多为黑色或褐色。外出时,外套淡色旗袍式长外衣。
 
京族最有特色的装饰是斗笠。如今的京族地区,仍有部分老年妇女穿民族服装,上身穿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短上衣及菱形遮胸布,下穿黑色或褐色长宽裤子,外出时加穿白色长外衣,形似旗袍而开衩较高,结“砧板髻”。少数妇女还保留着染黑牙齿的习惯,多数青年男女的服饰已与附近汉族相近。
 
京族民居
 
京族过去的居屋多带干栏式建筑遗风,以木为柱,以竹、泥为墙,以茅草为盖,属草庐茅舍一类,易于搬动。但大多是筑方石砖瓦房屋。每块石条长75厘米,宽25厘米,厚20厘米。石条砌墙,房高约7米,屋顶盖瓦,稳固凉爽,可抗台风。室内以条石或竹片木板分隔为左右偏房及堂屋共 3 间。厨房与畜圈在居室旁另建。现在还出现了不少钢筋水泥楼房,带有阳台和装饰性栏杆,摆放着鲜花盆景。屋檐下挂着串串干鲜海货,或待客或运往各地市场。
 
京族节日
 
京族除了和汉族相同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哈节”。
 
哈节,又称“唱哈节”,所谓“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传统歌节,通宵达旦,歌舞不息。京族农历六月初十(澫尾、巫头岛)或八月初十(山心岛),正月二十五(红坎乡)时,当地京族要过最隆重的哈节,由歌手“哈妹”轮流吟唱。唱哈活动要连续进行三天三夜,一边宴饮,一边听唱。唱哈多在哈亭举行,哈亭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
 
每逢哈节,京家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汇集到哈亭听哈之前迎神、祭祀,祈保渔业丰收,人畜两旺。“唱哈”是唱哈节的主要活动项目,节目有情歌、灯舞、乐舞、歌唱族杰等,人们纵情欢歌畅舞持续多天。唱哈至尾声时送神,送神毕,唱哈节结束。
 
京族象征图案:独弦琴
 
独弦琴是京族人民最喜爱的民间乐器之一。独弦琴只有一根弦,琴弦长80厘米。演奏时右手扶琴,左手以小竹片拨动琴弦,可以奏出四个音和装饰音,声音委婉动听。独弦琴音色纯美清雅,音域宽广,风格独特,一般用于唱哈时伴奏,有时也用于舞台演奏,是京族文化的象征。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