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
布朗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或“巴朗”,临沧市和保山市的自称“乌”,墨江、双江、云县、耿马等地的自称“阿瓦”或“瓦”,思茅的自称“本族”,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东乡的自称“翁拱”,镇康、景东的自称“乌”或“乌人”。过去,其他民族对布朗族的称呼也各不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布朗族”。
布朗族起源
布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永昌一带是古代“濮人”居住的地区,部族众多,分布很广,很早就活动在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各地。“濮人”中的操孟高棉语一支很可能就是现今布朗族的先民。自西汉王朝在云南设置益州郡,下辖惜唐(保山)、不韦(保山以南)等县,濮人活动的地区就纳入了西汉王朝的郡县范围。在西晋时,永昌濮人中的一部分向南迁移到镇康、凤庆、临沧一带。唐朝时称为“朴子蛮”,元、明、清时称为“蒲蛮”。隋唐以后,文献记载有所谓“濮人”“扑子”“朴子”“扑”“蒲满”“蒲人”等名称,其分布更为广阔,唐宋时期,“扑人”受南诏、大理政权统治;明朝设置顺宁府,以蒲人头人充任土知府。后来原居住在云南南部的部分蒲人发展为如今的布朗族。
布朗族文化
布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间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诗和抒情叙事诗,题材广泛。
布朗族的歌舞颇受傣族歌舞影响。其民歌分为“拽”“宰”“素”三种。“拽”为近似说唱的叙事歌,多在婚礼中于室内演唱;“宰”是近似山歌的传统民歌;“素”是即兴编词的旋律性较强的抒情对唱歌曲。西双版纳一带的布朗族民歌则分为“甩”“宰”“索”“缀”四类,曲调几乎不变,内容即兴编唱。
布朗族服饰
布朗族穿着简朴,布朗族的服饰,各地大同小异。男子穿对襟无领短衣和黑色宽大长裤,用黑布或白布包头。妇女的服饰与傣族相似,上着紧身无领短衣,下穿红、绿纹或黑色筒裙,头挽发髻并缠大包头。过去布朗族男子有文身的习俗,四肢、胸、腹皆刺染各种花纹。妇女喜欢戴大耳环、银手镯等饰品。姑娘爱戴野花或自编的彩花,并将双颊染红。无论男女都喜欢饮酒、染齿和吸烟。
布朗族民居
布朗族村寨通常由三五个至数十个同一血缘的家族聚居,住房干栏式竹木结构的二层瓦房,上层有正堂、卧室、晒台等,下层一般作为仓库、圈养牲畜的地方。屋内中央设置火塘,火塘边是家人吃饭、待客的地方,夜晚则在火塘四周安置床铺。
布朗族象征图案:布朗三弦
三弦琴是布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亦弦亦歌,亦弦亦舞是布朗族文艺的典型形式。在布朗族民间流传的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诗和抒情叙事诗多以三弦弹唱。小小的三弦琴凝聚着布朗族的历史和情感,象征着纯洁、乐观和吉祥幸福。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