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
景颇族,素以刻苦耐劳、热情好客、骁勇威猛的民族性格著称。是云南独有的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景颇族习俗
景颇族主要从事农业,盛产珍贵的木材和各种药材。经济作物有橡胶、油桐、茶叶、咖啡等。景颇族一般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景颇族家庭中尚保留幼子继承制,幼子地位高于长子,长子婚后另立门户,幼子却留在家中赡养父母,财产也主要由幼子继承。
景颇族坦诚好客,一直保留着“吃白饭”的待客习惯。即在日常交往中,无论走到哪一寨、哪一家,都可坐下来吃饭,并可以不付任何报酬。对于任何一个不相识的人,主人都必须招待饭菜。民间普遍认为,让客人饿着肚子走,是最不体面的事。
无论婚嫁、过节集会,还是走亲串戚,景颇族人都要提一只篮子,内装水酒、熟鸡蛋、糯米饭团,民间称“送礼篮”,主人接过礼篮后,要向随从的客人一一敬酒,最后才能自己喝,并清点礼物,然后再把篮子还给客人,以表示礼物如数收到。
很多地区平时进餐仍然沿袭无论男女长幼均把饭菜分份进餐,无须桌椅、餐具,饭菜都用芭蕉叶包好,进食时人手一份。忌把叶包反。无论喝酒喝汤,都是就地砍一截竹筒,筒口斜削一刀,随用随去。
景颇族服饰
景颇族男子喜欢穿白色或黑色对襟圆领上衣,包头布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外出时常佩带腰刀和筒帕。妇女穿黑色对襟上衣,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筒裙,腿上带裹腿。盛装时的妇女上衣前后及肩上都缀有许多银泡泡、银片,颈上挂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子或银铃,耳朵上戴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筒,手上戴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妇女戴银首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有的妇女还爱好用藤篾编成藤圈,涂有红漆、黑漆,围在腰部,并认为藤圈越多越美。竹筒裙是景颇族的传统服饰。
景颇族民歌
景颇族的口头文学发达,尤其是集诗、歌、舞于一体的创世史诗《勒包斋娃》,包含了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认识,深受本民族群众的喜爱,也是祖国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
除了长篇叙事诗外,景颇族的其他民歌也十分丰富。山歌分为大声唱的“直么”和小声唱的“直作”。舂米歌即劳动歌,景颇支称为“月鲁”,载瓦支称为“谷阿岗”或“谷统直”,多由一人主唱,一人伴唱,形成合唱。风俗歌中以“腊磨罗统”最富特色。
景颇族节日
“目脑纵歌节”,景颇语意为“大伙跳舞”。“目脑”盛会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目脑”作为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其由来已久,历史上,每逢丰年、出征、凯旋、婚姻嫁娶、敬祭鬼神等重要活动,均要跳“目脑”。
景颇族象征图案:目脑桩
目脑桩是景颇族过“目脑纵歌节”跳舞时立于广场中心的木牌,它浓缩了景颇族的历史、文化等广泛内容。目脑桩中间的两块木牌位一组,象征男女、雌雄、日月两极;边上的两个为一组,牌上回旋往复的图案既是舞蹈队形图,又是景颇族先民自青藏高原南迁的线路图。底座横木绘有五谷杂畜之物。目脑桩象征幸福长久,日月永照,人畜平安,丰衣足食。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