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壤和大禹治水
《山海经》中有一则大禹治水的传说:鲧采取堵的方法“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虽然“先发治水”,但洪水依旧横流。后来鲧的儿子禹以疏导的办法让百川归海,“卒布土以定九州”。“息壤者,乃可生长不息之神土也。”
按史籍记载,鲧、禹治水,有不同的方针。“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滔滔洪水,无所止极,伯鲧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治水九年不成功,帝尧即令祝融杀鲧于羽渊(羽渊,在今连云港羽山。见于《山海经》、《淮南子》、《史记·夏本纪》等);“鲧自沉于羽渊,化为玄鱼”,或为三足鳖,“蛇之精”(《拾遗记》、《述异记》);大禹为父守孝3年后,帝尧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禹治水13年,“姒氏治水,而巫步多禹”(《法言·重黎》);“禹步者,盖是夏禹所为术,召役神灵之行步。此方万术之根源,玄机之要旨”(《洞神八帝元变经·禹步致灵第四》);“禹治水,有应龙以尾画地”,“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山海经广注》、《拾遗记》)。
在4000多年之前,尧帝统治的地区在今河南省西部、北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带。传说尧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所以,人人都很满意。但令人不快的是,那时年年发大水。尧作为君主,深感洪水是天下的大患,便有了治水的雄心壮志。
当时由四个主要的臣子推举担任崇伯的鲧来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虽性情暴戾,但却认真负责,故仍有一定的能力。于是尧也就同意了这项任命。
鲧上任后,就确立了“水来土挡”的治水策略。他并不了解当时中国水患十分严重,绝不是靠“堵”的办法就能治好的。但据说鲧找到一种叫做息壤的神奇土壤,其能够自己生长,无穷无尽,他就将息壤视为治水的法宝。
他首先在今河北与山东境内用“堵”的办法,保护这里的土地免遭水患。据说他修了一道从大山直到大海的长堤,高五六丈,也恰逢次年洪水较小,暂保一方平安。鲧以为治水成功,继续用堵的办法治理其他地方的水患。一共治水9年,修了许多大堤,自以为安全无忧。
但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一夜之间,倾盆大雨引起山洪暴发,汹涌而下的洪水把从吕梁山到孟门山几百里长的大堤冲坏七八处。滔滔洪水如万马奔腾,巨大的波浪把人畜卷走,尽归鱼腹,房屋倒塌不计其数,连首都西门外都积水盈尺。鲧治水失败,引起大家愤怒,最后为尧的继承人舜所诛杀。
鲧死后,舜了解到鲧的独生子禹是一个很有作为的青年,其曾多次劝他的父亲不能把治水的希望放在“堵”字上,于是就任命禹主持治水大任。禹接受任务后,首先就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全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周密的考察。他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他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他确立了一条与他父亲的“堵”相反的方针,叫做“导”,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所以他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禹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水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他各地。禹知道治水的艰难,还提出了一个全民动员的计划。首先宣传讲解治水的重要性和方法,然后提出以各地包干的办法,自治门前水,只有十分必要时,才有外地支援。并且25~50岁的男子是征工的对象,施工经费由国家支出,对治水的伤亡人员还有抚恤。这个计划既得到了舜帝的批准,也得到了群众的拥护。
从此以后,禹就全心全意投入治水工程。他不是视察、测量或同人商定计划,就是指挥工程、检查质量。寒冬腊月时河水已退,又是施工的最好时机,禹日日夜夜、不分年节地工作。开凿孟门和壶口山是治水的最大工程,据说在施工时还发现一个深洞,禹亲自进洞考察了10天。洛阳地区的伊洛河流域原是一个大湖,禹开通了龙门山,泄去湖水,使洛阳成为后来许多朝代建都的良好地方。如今开业的山口仍叫做龙门,或叫做伊阙,即伊水的缺口。
据说禹治水到涂山国,即他家所在地,但他三过家门,都因治水忙碌,无法进家门看看。他的妻子到工地看望,也被他送回。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这一件名垂史册的大业。
人们在他治过水患的地方,开垦了良田沃土。在他还没有治过水患的地方,后人接替他的事业。直到近2000年以后的战国时期,地势最为低洼的冀中平原,也出现了城镇与村落的遗迹,中国的古代治水才算告一段落。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