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年
赶年,是土家族的传统节日。赶年的时间在汉族旧历年的前一天,即大月的二十九,小月的二十八。
传说明代倭寇犯边,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明王朝征调西南各少数民族数万,组成以土家族为主力的湖广土兵,奔赴沿海一带抗倭。军令下来,快到过年时间,为预期到达目的地,必须不等过年就出发。于是将士们决定提前一天过年然后上前线。《龙山县志》就有“土司要出征,提前过年”的记载。后来,湖广土兵连战皆胜,屡建奇功。人们为了纪念当年出征之日,就约定俗成,一直提前一天过年。
赶年前半个月,人们便开始采购糕点、墨鱼、海带、灯笼、爆竹,家家户户缝衣做鞋,杀猪,推豆腐,打糍粑,灌香肠,贴红联。
除夕夜,土家人每户都要烧一根大柴,越长越好,全家老少围火而坐,彻夜不眠。据说这是当年祖先打仗时防备敌人偷袭传下来的习惯。有的地区还有“问树”的习俗,即大人们用纸剪成纸钱贴在果树上,男主人拿一把斧头敲着树干问:
“今年你结不结果?”
躲在果树后边的人应声回答:“结果!”
主人又问:“结的果壮实不壮实?”
“壮实!”
在得到满意答复之后,男主人才愉快地回去。
除夕,有的地区有“守田埂”的习俗,即全家人围坐在火坑边通宵守岁,表示对田地的热爱。等到雄鸡叫白,人们抢着第一个开门放爆竹,叫“接年”,意思是把吉祥迎接回来。
过赶年时要敬奉祖先、吃蒸坨子肉和合菜。这些习俗都与提前过年的传说有关。祭祖时要在两堆糍粑上分别插上梅树枝或松树枝,中间挂上一顶帐子,象征临时搭起的帐篷。坨子肉和合莱,相传抗倭勇士在过赶年时,为了做好应战准备,在团年席上只坐三方,大门一方空以便观察敌情。
团年席上来不及把肉切细,莱也不能每一样炒一盘,只能把猪肉砍成坨,伴上小米和灌肠、大米一起蒸;炸豆腐、胡萝卜、白菜一锅炒;猪下水、墨鱼、海带放鼎锅里熬,这就是年夜必备的坨子肉、合菜。
有的人家户外吃饭,还故意把筷子撒在地上,并有人执梭镖在门外巡视,以防敌人突然袭击。这一切都是为了再现当时的紧张气氛。
赶年的第二天,不吃蒸饭吃煮饭,不吃蒸肉吃鸡。传说是:土家祖先打胜仗归来,因提前过年把猪肉都吃光了,只好杀鸡摆宴。
赶年期间,人们进行娱乐、竞技、贸易、集会等活动,其中以跳摆手舞和演出小戏《毛谷斯》最有特色。
摆手,土家语称为“社巴”,又叫“调年”,是土家人特有的一种文娱活动。源自古代土家人祖先祭祀田神、祈求丰年的活动。
摆手舞的历史十分悠久。传说商朝末年,土家的先民们身披盔甲,手执戈弩,高唱战歌,跳着舞蹈,参加了周武王的伐纣的队伍,用这种歌舞鼓舞士气,助振军威,被称为《巴渝舞》。
又传说,汉高祖定三秦时,也曾利用过这种军队,故又称这种舞蹈为《军前舞》。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摆手舞。每逢赶年,在长者的带领下,土家族青年男女披着绚丽的五花被,抬着大木鼓,聚集在插着许多小旗的摆手场上。场边参天的古树和常青树上,张灯结彩。
在一阵阵锣鼓、唢呐、鞭炮和牛角声中,由“土老师”(土家族宗教人士)主持举行特殊的摆手仪式,朝拜“土王菩萨”(土家人的祖先),然后男女相携,一连跳摆几昼夜。跳时,先是一人在摆手堂中央,打着锣鼓,随后很多人围成圆圈,男在外,女在内,伴随锣鼓的节奏,一边转大圈,一边跳。
摆手舞分大摆手和小摆手。小摆手规模小,舞者绕圈而舞,且多在双手摆动的同时,模拟农事动作。大摆手规模大,除了摆手舞队外,还有“土老师”队、龙旗队、乐队、披甲小旗、炮仗队等,参加表演者可达几千人。特别是披甲小旗队,每人身披各种花色衣甲,手里拿着一面镶有锯齿形花边的小旗,或红或蓝或黄、色彩缤纷。大摆手歌舞表演有舞有唱,主要内容有:人类起源、民族迁徙、生产劳动、反抗侵略等。每一部分又包含若干情节和故事。如生产劳动就包括火畲、烧灰、撒谷种、种包谷、插秧、踩田、薅草、收包谷、背包谷、割谷子、打谷子等。
演出小戏《毛谷斯》,在摆手间歇时举行。这种小戏以对白为主,有舞蹈和情节,有时穿插合唱或对唱。演员与观众混为一体,观众也可以插科打诨,加入演唱。表演者男子7人或9人,从头到脚裹以稻草,头上还要扎上三五根草辫子。领头表演的叫老毛谷斯,其余的叫小毛谷斯。
表演内容主要和生产有关,最热闹的场面是打猎和捕鱼。打猎时要由一人反穿皮褂扮野兽,由老毛谷斯率领小毛谷斯满场追捕,直到抓住为止。演出的故事情节大体反映了五代以前土家族原始社会后期的若干特征。
建国后,不少地区修复了年久失修的“摆手堂”,电影队和文娱宣传队来到土家山寨放映电影、演出民族歌舞,以及汉戏、酉戏、阳戏、柳子戏、灯儿戏、龙灯狮舞等。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