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节

斗牛节又称“打牛架”,是贵州省从江、黎平等地侗族人民的民间娱乐节日,大都于每年农历二月或八月的“亥”日举行。
 
侗家斗牛的固定的场地,侗语叫“塘”。旧时,斗牛场,按“款”或“洞”的行政管理区划分,一个“款”或“洞”开设的斗牛场叫大场,以下设的斗牛场叫小场。
 
侗乡,各村寨都养有善斗的“水牛王”,专门有人饲养,所食饲料中常加蜂蜜、猪油等,喂养得膘肥体壮。斗牛前夕,后生们吹着芦笙到外村邀约斗牛的对手,俗称“送约”。“送约”后,人们在参加格斗的水牛王厩前吹芦笙,放鞭炮,敲锣打鼓,大设宴席,敬祭3日,谓之替牛“养心”。节日这天,各村寨男女青年,前呼后拥地牵着水牛王前往斗牛场。
 
斗牛开始,两头水牛王从两端入场,待铁炮一响,各自将一火把抛向前方,并撒手放开牛绳,两牛立即向前冲去,场上围观群众鸣锣呐喊助威,经过激烈的格斗,失败者的彩旗就被胜方的姑娘全部夺走。若两牛久斗不分胜负,后生们即用大棕绳套住水牛王的后脚,往后拉开,解脱双方的博斗,便成平局。最后得胜的水牛王披红挂彩,再次入场示威,人们放鞭炮祝贺。
 
几天后,胜方的姑娘给斗败的一方退还彩旗,败方的后生要设宴款待姑娘,陪唱“大歌”,并送赎旗的彩礼。
 
斗牛活动结束,男女青年还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尽情娱乐。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