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年

苗年,苗语叫“冷酿寥”,是贵州黔东南部分地区和广西大苗山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苗年每年举行一次。由于苗族分布地区不同,风俗习惯相异,过苗年的日期也不统一,一般在农历九、十月或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忌“虎”日过年,因为在苗人心目中,老虎是凶残动物。如黔东南等地的节期一般在秋收结束后的十一月中旬,有些地方从山下开始,一村一寨依次往上过年。
 
苗年由来已久,苗族人民每年秋收后,聚集在一起,吹笙歌舞,庆祝丰收,世代相传,就演变为苗年。从前苗族人都过苗年,现在有的苗族地区,已经以春节代替苗年。
 
节日庆祝活动一般进行3天,也有10~15天的。节日前,家家户户都要宰鸡、买肉、酿酒、做糯米糍粑和豆腐等年节食物。还把陈年精制的酸鱼、酸鸟酢等别有风味的食品拿来祭祀祖先或款待亲友。有条件的人家,还要杀猪宰牛,缝制新衣。除夕,各村寨都要打扫卫生,干干净净迎佳节。
 
节日早晨,人们把饭菜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祀祖先,还要“敬牛”和“敬田”,“敬牛”是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作为对牛辛苦耕地一年的犒劳;“敬田”是由各家长者拿一撮牛粪,一块刀头肉和一些酒饭、香纸等物,到田里表示酬谢的仪式;“敬田”时还要说几句吉利话,如“敬田熟谷,敬土收棉花”等等。
 
早饭后,人们身着新装,姑娘们往往穿上六、七件新衣,以此来夸耀自己的勤劳能干和织绣才能。大家走村串寨,访亲问友。此外还有斗牛、踩芦笙、游方等节日活动。
 
斗牛,是一项富有特色的群众娱乐活动。有些苗寨设有斗牛场,它是一块长约50米、宽约10米的坝子,四周有山坡成为自然的看台,观众依山而立。斗牛前,先把牛装扮一番:在牛的峰包上,套上一个双龙抢宝或双虎搏斗的精雕髹漆峰架,架上插上5面小红旗,犄角上扎五颜六色的纸花,脑门上拴一个护头草团,从峰包到尾根两侧拴布条,上系彩带和响铃。
 
斗牛时,由一名有威望的老人把葫芦酒洒在斗牛场上,然后宣布斗牛开始。两头膘肥体壮的犍牛分别由寨子里的勇士给牛蒙上眼罩上场,勇士迅速把牛眼罩取下后即闪开,两头牛便猛斗起来,战胜者向主人昂首嘶叫,这时,场上一片欢呼声。参加这种盛会的,有时竟达万人以上。得胜的寨子还要给牛披红戴银,一路上吹奏乐曲回寨。
 
有的地方在斗牛结束之后,还举行打年鼓活动。先将糯米酒抬到场地中央,众人一面喝酒,一面踩着鼓点,或合着芦笙的节拍翩翩起舞,一面传花棒,每当鼓声一停,棒在谁手里,谁就要唱歌。唱的好,请他喝酒吃肉,还给糯米糍粑,唱不好,便罚他买条手帕送人。
 
踩芦笙,是芦笙舞的别称。芦笙是流行于苗族地区的著名乐器,由6支竹管组合而成,大的长至3~6米,小的只有30厘米,各地芦笙在构造和音调上都有显著的差别。芦笙舞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舞者围成圆圈,至少有两人吹芦笙领舞,余者随领舞才的动作伴舞。有的队均由男子吹奏芦笙,有的队全为女性随芦笙手起舞,各地不一。
 
另一种是由群众围成圈在旁助兴,主要由两个芦笙队轮流作集体或个人表演,边吹奏芦笙,边做快步旋转、矮步、跳跃、倒立等技巧动作,带有竞赛性质。
 
踩芦笙多在斗牛过后举行,是苗年的传统节目。此时一群苗族青年吹起节拍轻快、雄壮有力有芦笙合奏曲,整个村寨沉浸在芦笙的美妙旋律里。盛装的苗族姑娘在芦笙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名曰“踩塘”。她们时而“鹞子翻身”,时而“蜻蜓点水”,尽情欢乐。
 
有的地方还有“讨花带”的习俗:每个姑娘事先自织四五根到十来根花带,当吹芦笙的小伙子来到本村的芦笙场,吹起讨花带的芦笙调时,姑娘们要把花带挂到每个吹手的芦笙上,以示感谢。小伙子们得到花带后,再向场中吹一二次芦笙,以谢姑娘们的盛意。
 
男女青年们通过芦笙表达爱情,向对方及其父母显示自己的才能。父母亲也常常通过对青年们的歌舞技艺的观察,品评他们的聪明才智,以帮助子女选择对象。
 
“游方”,是苗族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动。一般在村寨附近都有固定的游方场或游方坡,只限本寨女子和外寨男子参加。男青年趁天快黑的时候,结伴成群地来到另村的游方场,吹起尖脆的木叶,呼喊着:“妹妹快来游方啊!”寨里的姑娘听到木叶声和叫喊声,便穿上漂亮的绣花衣裙,戴上银饰,三五成群地来到游方场上。
 
通常是两男两女对歌,互相盘答,有时有意逗玩。唱了几遍,姑娘们便走近游方的男子身旁,有时乘他们不备,在背后“啊——”一声,使大家哄然欢笑。通过游方,若有意成婚,男方将头巾赠给女方,女方将银饰、手帕或腰带送给男方,作为信物,以示定情。
 
夜幕降临,星月当空,各村寨楼阁上响起大铜鼓,鼓声传遍整个村寨,歌声通宵不断。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