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的传统民俗

熬过了胃口欠缺的炎炎夏日,到了立秋时节,人们渐渐有了食欲,所以立秋的民俗很多都与吃有关。
 
贴秋膘
 
很多地方有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的习俗,将此时的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在炎热的夏天,人本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也就是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贴秋膘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叫法。黑龙江双城人在立秋日食用美馔,俗称“抓秋膘”。在黑龙江安达,是日食面条,称为“抢秋膘”,意在祝健康。北京人家在立秋日要吃肉喝酒,称“贴秋膘”。在河北遵化,要啖瓜果肥甘,称“填秋膘”。辽宁地区有立秋日“吃秋饱”的习俗,海城、凌海市等地是吃肉面,义县的城乡居民多吃饼、饺子等面食,朝阳人则是吃黄米面饽饽。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寓意炎炎盛夏难耐,忽逢立秋,将其咬住。天津讲究在立秋的时候吃西瓜或香瓜,据说可防止腹泻;江苏各地老少也在立秋时刻吃西瓜以“咬秋”,认为可不生秋痱子;在江苏无锡、浙江乌青,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认为可免疟痢;北京人有“春吃萝卜秋吃瓜”的习惯,家长必要在立秋之日给孩子买个瓜吃,并对孩子说:“吃个瓜吧,秋后好肥得滚瓜溜圆的。”当地有“早甜瓜,晚西瓜”的谚语,因为立秋之瓜须早吃,所以多吃甜瓜(也称香瓜,起于初夏,终于晚秋,味道清香甘美,食之可以解腻);在浙江杭州,有的妇女会在立秋日吃一个秋桃;浙江双林人喜食菱藕、瓜果等。
 
关于啃秋,城里人和农村人的“啃”略有差异。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不管是哪种形式,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吃饺子、渣、茄饼
 
在山东半岛的广大地区,立秋当天的中午一般吃水饺或面条,招远、龙口称“入伏的饺子立秋的面”,长岛、莱阳、海阳等地则说是“立秋的饺子入伏的面”。在山东诸城和莱西地区,吃一种豆末和菜煮成的小豆腐,俗称“渣”,当地民谚云:“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小孩不吐也不拉”,说是有防止肠胃病的功效。在江苏苏州,立秋这天用茄子调和面粉作茄饼。
 
祓秋
 
在浙江定海,立秋日,儿童食蓼曲(俗名“白药”)、莱菔子,称为“祓秋”,以为可去积滞。在浙江舟山,则是给小孩吃萝卜粒、炒米粉等拌和的食物,以防积滞。在浙江镇海、奉化,给儿童吃绿豆粥,服酒曲,叫作“祓秋”,认为孩子吃了长得快,长得壮。
 
饮新水
 
在江浙一带,有立秋时饮用“新水”的习俗。所谓“新水”,就是刚从井中打的新鲜水,据说这样既可免生痱子,又可止痢疾。在四川雅安,则是将其放在阳光下晾晒后家人共饮,以防疟痢。在四川三合,“俗谓立秋正刻饮水一杯,则积暑消除,秋无肠泄之病”。岐黄家又云:“服清暑方一剂更妙。”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便迎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山区,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村民们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进行创作的素材,并产生了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到了今天,全国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
 
插戴楸叶
 
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由来已久,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吴自牧的《梦粱录》中都有立秋满街叫卖楸叶,妇女小儿将之剪成各种花样插戴的记载。直到近代,各地仍有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在山东地区,据说立秋这天必有一两片楸叶凋落,表示秋天到了。胶东和鲁西南地区的妇女和儿童在这天采集楸叶或桐叶,剪作各种花样,或插于鬓角,或佩于胸前,以应节序。在河南郑县,立秋日男女都戴楸叶,或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角。
 
此外,山东有些地方的人于立秋日刚刚天亮时采集楸叶熬膏,称“楸叶膏”,据说用来敷痔疮有特别的疗效。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