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公园吗?
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公园”,是指一片供公众休闲、娱乐,而受到保护的自然、半自然或人工营造的区域。如果我们强调公园的公众属性,即其所有权是属于公众的,那么古代似乎并没有今天所说的公共的概念。但如果强调公园是受到保护的自然、半自然或人工营造的区域,那么古代还是有这样的园地的,叫做“园林”。
中国古代的园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皇家园林,一种是私家园林。根据文献记载,皇家园林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那时叫做“苑囿”。苑囿最先的形制就是一块山林地,里面放养一些野兽,供帝王行猎。西周时,苑囿的规模有大到方圆70公里的,其中畜养着各种猛兽和鱼类,此外,还挖池沼,筑高台,其上建立宫室供帝王享用。汉代长安的上林苑据说长达300里,《汉旧仪》载:“苑中养百兽,天子秋冬射猎苑中,取禽兽无数实其中。离宫七十所,皆容千骑万乘。”《关中记》载,上林苑中有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其中有大型宫殿建章宫;有演奏音乐和唱曲的宣曲宫等;有观看赛狗、赛马的犬台宫、走狗观、走马观、鱼鸟观;有饲养和观赏大象、白鹿的观象观、白鹿观;有引种西域葡萄的葡萄宫和养南方奇花异木的扶荔宫等。可见苑囿已经在西周园林的基础上得以发展,苑内以宫室、园池为主体。
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为了逃避现实,隐逸江湖,寄情于山水之间,纷纷在自己的宅院内营建起具有山水之美的小环境。这个时期正是私家园林营造的开端。此外,这种追求自然情趣的思想对于园林的美学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往帝王的苑囿只是打猎行乐的场所,对环境的营造只追求奢华,而这时的文人私家园林则追求朴实无华的境界,模仿山水之形态,在园内开池堆山,种植花木,巧设亭台楼阁,以此寄托情思。可以说,这个时期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园林产生的时期,其后无论是范围宏大、气宇不凡的皇家园林,还是精致小巧的私家园林都追求自然山水之营造,也由此发展出丰富多彩、极尽巧思的造园手法。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