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弄堂
弄堂,是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弄堂的历史要追溯到19世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外国人被允许在此居住、经商。在上海开埠的最初几年里,除租界范围内原有的中国居民外,其他中国人不允许移居租界内,租界内的外国人的经济贸易活动中也不存在房地产经营行为。1853年9月,小刀会起义,占领了上海县城,与清军展开了长达一年半的拉锯战,大量城隍庙居民为避战火而移居较为安全的外国租界,“华洋分居”的规定被彻底打破,并极大地刺激了租界内的房地产经营活动。由于人多房少,房价高得出奇,因此大多数外商都很快将商业与兴趣转移到房地产经营中来。
最初建造的这类专供向租界内华人出租的房屋,都是木板结构,成本低廉,施工简单,建造速度快。这种出租木板房屋一般采用联排式总体布局,并起某某“里”为其名称。这就是后来上海弄堂的雏形。
1870年后,这种简易木板房屋因易燃不安全而被租界当局取缔,但由于大量建造出租住房可给租界当局带来最主要的税收来源,因此房地产经营活动非但没有被制止,反而越来越繁荣,只不过是将一种新型的住宅——石库门里弄取代了早期简易的木板房。
石库门里弄是用中国传统的“立帖式”木结构加砖墙承重的方式建造起来的新式住宅。这种住宅比起早期木板房要正规、耐久得多。它的平面和空间更接近于江南传统的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更适合于中国居民的永久性居住。它虽然无法跟过去传统民居中层层进进、庭院深深相比,也无法凿池叠石、赏花折柳,但它毕竟还保持着正当中规整的客堂,有楼上安静的内室,还有习惯中常见的两厢。这种住宅还基本保持了中国传统住宅建筑对外较为封闭的特征,虽身居闹市,但关起门来却可以自成一统。于是这“门”也就变得愈加重要起来。它总是有一圈石头的门框,门扇为乌漆实心厚木,上有铜环一副。
为跟后来的新式石库门住宅相区别,早期所建的石库门住宅又叫作“老式石库门”。从整体看,一个个“石库门”单元被联排在一起,呈西方联立式住宅的布局方式。一排排石库门住宅之间,形成了一条条“弄堂”。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租界内里弄住宅的影响,上海老城厢内外华界内,也开始大量建造起里弄住宅。20世纪以后,上海的房地产经营活动更加高涨。
20世纪初,上海的石库门弄堂有了一些变化。弄堂的规模比以前增大了,平面、结构、形式和装饰都和原有的石库门弄堂有所不同。单元占地面积小了,平面更紧凑了,三开间、五开间等传统的平面形式已极少被采用,而代之以大量单开间、双开间的平面。建筑结构也多以砖墙承重代替老式石库门住宅中常用的传统“立帖式”,墙面多为清水的青砖或红砖,而很少像过去那样用石灰粉刷,石库门本身的装饰性更强了,但中国传统的装饰题材逐渐减少,受西式建筑影响的装饰题材越来越多。这种弄堂被称为“新式石库门里弄”或“后期石库门里弄”。其分布范围也较老式石库门弄堂为广。
在新式石库门弄堂大量建造的同时,从中演变出一种新的弄堂住宅形式——新式里弄。在新式里弄中,石库门这一住宅形式被淘汰了,封闭的天井变成了开敞或半开敞的绿化庭院。形式上更多地模仿了西方建筑式样而较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式样。各种建筑设备也较为齐全了。20世纪30年代后,新式里弄进一步发展,演变出一类标准更高的花园式里弄住宅。这种住宅由长条式变成了半独立式,注重建筑间的环境绿化,室内布局和外观接近独立式私人住宅,风格多为西班牙或现代式。还有一些花园里弄,不是每家一栋或两家合为一栋,而是和公寓一样,每一层都有一套或几套不同标准的单元。这种花园弄堂又被称为“公寓式里弄”。花园式里弄与公寓式里弄,除了整体布局还有些类似于传统弄堂的成片式布局特征外,其建筑单体已很难再视之为弄堂住宅了。
上海的弄堂住宅有着强烈的空间艺术特征。这种空间艺术特征首先表现在弄堂中不同层次的空间序列上,即从街面到总弄再到支弄最后入户这样一种空间组织方式。它将居民的居住空间有序地分隔成公共空间(街道)、半公共空间(总弄)、半私密空间(支弄)和私密空间(住宅内部)这样几个不同的层次,但又将这些不同层次的空间有机地组织在一个有序的系列中。
弄堂的空间艺术特征,也表现在户内的空间组合上。前后天井,将房间在纵向上分成不同的层次,同时又很好地解决了深住宅内的通风和采光问题。主、次房间的不同层高使空间利用更有效率,降低的灶披间上更是多出一个亭子间的空间。
弄堂建筑的装饰也丰富多彩。首先是弄口的装饰。这里往往都被设计者和建造者精雕细琢。第二个装饰的重点是每家每户的石库门。石库门的装饰风格成为形成各弄堂可识别性的重要视觉元素。第三个装饰元素是建筑山墙上的装饰。此外,在有的石库门弄堂中,还常常会有重重叠叠的半圆砖券或过街楼,这些券门或过街楼也是极富装饰性的部位。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