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宵节人们要猜灯谜呢?
灯谜是谜语的一种,只不过是写在彩灯上的,因此而得名。灯谜又叫灯虎,所以猜灯谜也叫“猜灯虎”。谜语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口头创作,又叫“隐语”或“瘦辞”。发展到秦汉时期,民间口头谜语发展成一种书面创作。到了三国时期,猜谜已经开始盛行了。至于灯谜,则出现于宋代,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明清时代,猜灯谜在民间十分流行。
关于灯谜的来历,有个有趣的故事。古时候有个财主,颇有家底,是个势利小人。当时有个叫王少的青年,家境贫寒,有一次,实在无法儿只好去财主笑面虎家借粮。笑面虎一看王少那身衣服,立马就把他赶出了大门。王少心里憋屈,便想了个办法来解气。元宵节那天,他扎了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花灯非常艳丽,引来很多人围观,连笑面虎也啧啧称奇,凑上前来观看。原来这灯除了好看,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题有一首诗。诗是这样写的:
头尖身细白如银,
上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在屁股上,
只认衣衫不认人。
看清楚诗之后,围观的人们哈哈大笑,笑面虎气得脸青一阵白一阵,指着王少就骂:“好小子啊,胆敢来辱骂老爷我!给我砸!”家丁立马动手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说:“老爷,你怎么生气了?难道觉得这首诗和你有关?其实,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语,谜底就是‘针’,你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么回事?这不过是个谜语,我可不是‘针’对你来说的啊!你怎么会觉得是‘针’对你呢?”
笑面虎一听,犯了愁:如果抢了花灯,岂不就承认了自己跟诗里描写的一样,是“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衫不认人”?这么一想,笑面虎气得干瞪眼,但又不好怎么样,只能灰溜溜地走开了。
周围的人看到这副情景,拍手称快。这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并且越传越远。第二年元宵节,竟然有很多人模仿王少,也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谜去了。渐渐地,猜灯谜就成了一种习俗,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一项娱乐活动。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