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与“三伏”是怎么来的?
从冬至日起,每9天为一九,一直到九九,共81天。冬至后第19天至第27天为“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有民谣:“一九二九难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八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又有:“春打六九头”(或五九尾),即六九的第一天(或五九的第九天)立春,自此天气渐暖。
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流行“干支纪日法”,即是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戍己庚辛壬癸;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个字结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组的不同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秦汉时盛行“五行生克”的唯心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金怕火烧熔),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就规定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有10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个庚日为三伏,有10天。这样,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这种规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伏天之所以酷热,从日地关系上看,自春分日开始到夏天,太阳从直射赤道逐渐变为直射北回归线。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北半球地面接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散热最少。但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并不是夏至,而是夏至后的伏天。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