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茶叶中心:巴蜀
据文字记载和历史考证,巴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开始产茶,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茶区。《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由此可见,当时茶的生产和制作不仅已有相当水准,而且茶已成为珍贵的贡品。顾炎武认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可见中国乃至世界的茶文化,都起源于巴蜀。现在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这一说法。
巴蜀茶业在中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可在西汉王褒的《僮约》中得以证明。这本古书中记有“烹茶尽具”及“武阳买茶”。“烹茶尽具”反映的是西汉时成都一带不仅饮茶成风,而且还出现了专门的饮茶用具;而“武阳买茶”则表明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可见,当时巴蜀不但是中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同时也是重要的茶叶集散中心。
据考证,西汉时巴蜀已形成若干茶业产区。茶业重要产区和茶市的形成,是茶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重要标志。不过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虽然西汉的茶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当时茶的饮用还留有早期药用的某些特点,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仍将茶列为药物,就是最好的证明。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着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而有所发展。茶的加工和种植逐步向东部、南部传播。湖南茶陵的命名就反映了这种现象。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因为是重要的产茶区,所以叫茶陵。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说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湖南、广东、江西等地区。
三国时,孙吴占据了东南的半壁江山,包括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的部分地区和广东、福建、浙江的全部陆地。这些地区是中国当时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这一时期,南方茶树种植的规模和范围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北方的豪门望族也兴起了饮茶之风。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发展相当快,这可以从《荆州土记》中得到佐证。该古书记载有“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当时荆汉地区茶业发展的喜人形势,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此外,由于三国吴国和东晋均把都城定在现今的南京,很多达官贵人特别是东晋的北方士族逐渐集结、移居到今苏南和浙江江东一带。得益于有利的政治和经济环境,长江下游茶业的发展自然比其他地区更快、更明显。因此,三国、西晋时期,随着荆楚茶业的日益发展,加上有利的地理条件,长江中游,逐渐取代了巴蜀在中国茶业上的地位,成为重要的茶业中心。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迁居,建康(今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盛行崇茶之风,南方特别是江东一带,饮茶和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促使中国茶业向东南推进。中国东南地区的茶树种植,从浙江西部逐渐扩展到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带。不仅如此,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发展较快。三国两晋之后,茶业中心东移的趋势愈加明显。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