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曾子与客立于门侧,其徒趋而出。曾子曰:“尔将何之?”曰:“吾父死,将出哭于巷。”曰:“反,哭于尔次。”曾子北面而吊焉。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本段为《礼记》:檀弓上
【原文】
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曾子与客立于门侧,其徒趋而出。曾子曰:“尔将何之?”曰:“吾父死,将出哭于巷。”曰:“反,哭于尔次①。”曾子北面而吊焉。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虡(sǔn jù)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注释】
①次:旅馆之客房。
②簨虡(sǔn jù):古代悬挂钟磬的架子。
【翻译】
孔子在死者家人旁边吃饭,从未吃饱。曾子和来客站在门旁,其中一个弟子快步出门。曾子问道:“你去哪里?”弟子说:“我父亲去世了,我到巷子去哭他。”曾子说:“回去吧,在你的房间哭。”然后曾子面向北,就宾位而向弟子致吊。孔子说:“孝子以器物送葬,认定死者是无知的,这种态度缺乏爱心,这样做不可取。孝顺的人用器物陪葬,认为死者可以感觉得到,这样的做法是缺乏理性的,这样做也不可取。因此,陪葬的器物既不能取消,也不能做得像活人用的那样完美。送葬的竹器,没有藤缘,不好使用;瓦盆漏水,不适合用来洗脸;木器也没有精心雕斫;虽然琴瑟上了弦,但没有调好音阶;竽笙的管数也不少,但未能吹成曲调;钟磬不缺,但没有悬挂钟磬的架子。这样的送葬器物就叫作‘明器’,意思是把死者当作神明来看待。”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