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不为而成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①,见天道。其出弥远②,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注释】
 
①窥:从孔隙看。牖:窗户。
 
②弥(mi):更加,越。
 
【译文】
 
了解大道的人不出门户一步,就能够推知天下事理;不向窗外望一望,就能够了解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向外奔逐得越远的人,懂得的也就越少。所以有道的人不出行也能够推知事理,不用窥望就能够明晓,不去妄加施为就能够有所成就。

【导读】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即那些耳目所闻、所见的感官经验是不足为恃的。过于相信这种感官经验,反而会使人们迷乱、疑惑,不能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认清事物的全体。圣人了解天地万物,不是单单通过感受,而是依靠内在的自省,通过达到心灵的虚空、平静、朴实来观看天下万物,掌握万物的发展规律,即“道”。这样就可以不出门而知天道,不窥牖而知天理。
 
【解析】
 
这一章老子从“无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论”和“实践论”。从认识上讲,世俗的方法是使见闻广博,老子的方法则是“得其一”,“抱一为天下式”,领悟“道”这个总纲和大原则,不出家门,天下事也差不多清楚了。从实践上讲,是顺道而行,不主观妄作,所以好像什么也没干,就成功了,这就是“无为而成”。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户”即门户、家门。“知”意为对世界的本来面目的认识。“天下”即整个现实世界。“天道”即自然的法则,也就是世界发生、发展的规律。老子认为,了解大道的人不必出门,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眼睛不往窗户外面望,就能够了解大自然的法则。由这句话可以知道,老子并不看重外在的经验,而是十分重视内在的直观体验。他认为,心灵本是清静透明的,就像一面镜子,自身便具备洞察外界自然、透视现实世界的功能。这里的“知天下”和“见天道”,是在遵循“无为”的前提下获得的主观认识。在前面的章节中,老子一再强调,道的德行是无欲无求,圣人合乎道的德行,这是因为他们做到了不争、无为。圣人知道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来源于天地自然。大道无为,天道也无为,人道、物道皆是如此。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出”远离家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越向外奔逐的人,他所知道的也就越少。如何来理解这句话的涵义呢?其实,老子是想告诉我们,如果人的心智活动向外奔逐,就会使思绪纷杂、精神散乱,就好像镜子上面蒙上灰尘一样,这便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认为,外面应该加强对自身的修养,摒弃自己的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开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观照外物,了解外物运行的规律。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行”指的是离开家园而远行。“为”即人们刻意努力的认识活动,也就是妄为、有为。老子最后指出,正是出于对生命本质的维护,所以要坚决排斥人们的盲目行动。他认为,行动的跨度越大,所获得的真知就越少。真正的智者不必做出大的行动,便能获得正确知识。
 
王弼《道德经注》
 
事有宗而物有主,途虽殊而其归同也,虑虽百而其致一也。道有大常,理有大致。执古之道,可以御今;虽处于今,可以知古始。故不出户、窥牖,而可知也。
 
无在于一,而求之于众也。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如其知之,不须出户;若其不知,出愈远愈迷也。得物之致,故虽不行,而虑可知也。识物之宗,故虽不见,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明物之性,因之而已,故虽不为,而使之成矣。
 
事物都有他们的本源和主宰,途径虽然不一样,但最终的归属都是一样的,万物的意图和考虑各有不同而它们的根本却是相同的。道和它的理是最普遍、最恒久的。以古代的道可以处理现在的事情;虽然身在现在,也可以知道古代初始时候的情形。所以,不出门、不开窗户就能知道天下古今的事。
 
无在于一,而追求外物的行为会接触越来越多的东西,反而离一越来越远。道是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摸也摸不到的。如果明白这个道理的话,就不用出门就能知道;如果不懂这个道理,那就是走得越远越觉得迷惑。了解了事物的根本,虽然不去远行,思考一下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认识了事物的本始,虽然肉眼看不到,然而可以以此来明辨是非。明了了事物的本性,顺从就可以了,所以虽然无所作为,事物可以沿着它发展的必然规律去形成完全。
 
苏辙《老子解》
 
性之为体,充遍宇宙,无远近古今之异。古之圣人,其所以不出户牖而无所不知者,特其性全故耳。
 
世之人为物所蔽,性分于耳目,内为身心之所纷乱,外为山河之所障塞。见不出视,闻不出听,户牖之微,能蔽而绝之。不知圣人复性而足,乃欲出而求之,是以弥远而弥少也。性之所及,非特能知能名而已。盖可以因物之自然,不劳而成之矣。
 
性体现在万物之中,充满了宇宙,没有远近古今的区别。古代的圣人,之所以能够不出门、不开窗就什么都知道,只因为他的本性能够完全地发挥。
 
世上的人为外物所蒙蔽,本性被不同的感觉吸引,在内被身心的欲望、杂念弄得混乱,在外被自然环境限制。看不到视觉之外的景象,听不到听觉之外的声音,门窗那样的小东西就能把外部信息遮蔽。圣人能无所不知是因为恢复了本性,并且本性完全、纯净,其他的人对此不了解就出门远行去求索,所以走得越远,得到的越少。本性能够做到的,不只是能认知、能区分、能言说、能命名。还可以利用事物的自然本性来做成事情,而不必劳烦自己的精力。

【经典解读】

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老子却认为,“眼见”也不足以为恃,大千世界,滚滚红尘,存在着太多让人心迷目乱的因素。正如前文所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我们所见所闻的东西,并不像其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很多事物往往在现象之下存在着不同的、多样的本质。而这些,仅仅依赖人的视觉、听觉、感觉是很难得知的,其中的规律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而不得”的。
 
所以圣人不通过远行、观察的办法来了解世间万物,而是通过加强自己的修养,“致虚极、守静笃”,来了解道,来了解世间万物运行的最根本规律。如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释及评介》中说:“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或原则),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他认为心灵的深处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情欲活动受到外界的诱发就会趋于频繁)。老子认为我们应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运行的规律。”
 
很多人批判老子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者,其最主要的证据就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实,这种观点存在偏颇。老子并不轻视对世间万物规律的观察,前面章节老子清晰地提到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等内容,说明老子的“道”是在对“从古至今的万物发展规律”中认识到的。本章所说“圣人不通过远行、观察的办法来了解世间万物……”主要指圣人“得道”以后,就不需要再去一一观察万物,才能了解它们的状况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万物无论如何运行、运动,归根到底都是一个“道”,圣人参悟透了这个“道”就不需要再去出行、窥牖了。孔子要求“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子贡称赞颜回“闻一而知十”,古人要求“见微而知著”,说“知机,其神乎”,这都是要求人们要能将规律推广运用,不断发展开来,只不过老子将“道”的推广范围扩展到了天地万物。
 
《列子·仲尼篇》有这样一段。当初列子喜好出游。他的老师壶丘子问他:“御寇喜欢游览,游览有什么好处呢?”列子说:“游览的快乐,是因为总能看到新的东西。我的游览和别人不同。别人游览,欣赏的是所见到的东西;我游览,欣赏的是事物的变化。所有人都游览,却没有人能分辨不同的游览方法!”壶丘子说:“你的游览与别人相同嘛,为何还要说本来与别人不同呢!凡是见到的东西,必然会同时见到这些东西的变化。欣赏外物的变化,却不知道自身也在不停地变化之中。只知道欣赏外物,却不知道欣赏自己。欣赏外物的,希望把外物都看遍;欣赏自己的,也应把自身都看遍。把自身都看遍,这是最高的游览;把外物都看遍,并不是最高的游览。”从此列子终身不再外出,自己认为不懂得游览。壶丘子说:“什么才是最高的游览呢?最高的游览不知道到了哪里,最高的欣赏不知道看到了什么。什么地方都游览到,什么事物都观赏到,才是我所说的游览,才是我所说的观赏,如此才是最高的游览境界。”
 
列子开始认为,通过游览可以看到新的事物,了解新的变化规律。而他的老师壶丘子却认为,这样的游览并非最高层次的游览。最高层次的游览只需“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达到如此境界的人,无论游览何种地方,观看到何种事物、何种变化,都会悟到“道”,所以,得道之人,无论在哪里,得到的感悟都是一样的。他们见壤土可以知泰山,见涓流可以知汪洋,见秋叶可以知四时往复,因此又何必劳心远行,又何必费神察听,他们只需参照内心,保持虚静,即可执一而知万物,不出户而知天道。

【哲理引申】
 
刘基,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人,故称刘青田,明朝开国元勋。他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被后人比作“明代的诸葛武侯”。朱元璋也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刘基天资聪明,且十分好学,幼时接受了很多儒家经典教育。据传,他长大后机遇巧合又得到了一本道家奇书《六甲天书》,并通过苦学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
 
元朝末年,刘基被授为江西高安县丞。他体察民情,发现一些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无法无天,无恶不作。倾听百姓的哭诉后,刘基经过明察暗访,掌握了真凭实据后,对几个劣迹昭著的豪强恶霸,坚决予以严惩,并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进行了整治,高安县的社会风气很快就有了好转。后来,刘基算出元朝末日迫近,天下势将大乱,便辞官在老家青田读书、著作,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果然,不久群雄四起。朱元璋打下浙江金华后,得知刘基是江南名士,即以重金礼聘,刘基卖关子,没有答应。朱元璋手下总制孙炎又亲自写信邀请刘基,他才同意出山,从此作为朱元璋的谋臣,开始了运筹帷幄的生涯。
 
朱元璋初起兵时,奉红巾军头领韩林儿为首。至正十五年(1355年),韩林儿在毫州称帝,国号大宋,朱元璋得到消息,即表祝贺,到了新年,还令中书省为韩林儿专设御座并叩头礼拜。群臣皆拜,独刘伯温不拜。朱元璋问他为什么不拜。他说:“韩林儿不过是个放牧的小孩子而已,没有真龙天子之相。我拜他干什么!”朱元璋忙问,谁有天子之相。刘基看着他笑而不答。朱元璋心中十分高兴,从此十分看重刘基。
 
刘基还善于利用天象、神异现象进谏良言。1367年,朱元璋以刘基为太史令,荧惑星出现在心宿位,预示有兵灾祸乱,刘基请求朱元璋下诏罪己。不久,天气大旱,刘基请求处理久积冤案,朱元璋便当即命令刘基予以平反,不久大雨也就从天而降。一次朱元璋做了一个梦,尘土漫天,众人都以为不利,而刘基却说:“这是获得疆土和百姓的吉象,所以应当停刑等待。”朱元璋很高兴,就将无辜的囚犯全部交给刘基释放了,周围很多地方听到了朱元璋的仁德,纷纷来降,这样果然得到了很多土地,大家更加相信刘基知天文、算人事。
 
一次朱元璋外出,刘基和左丞相李善长一起留守京城,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图私利,纵容下属而被治罪。他是李善长的亲信,李善长希望从轻发落。刘基却认为李彬罪大恶极,按法应诛,就派人快马报知朱元璋,在祈雨之时将李彬处死了。因为这件事,刘基与李善长开始不和。李善长便向朱元璋告状,说刘基在坛土遗下杀人,是不敬之举。那些平时怨恨刘基的人也纷纷诬陷刘基。当时正逢天旱,朱元璋要求诸臣发表意见。刘基上奏说:“士卒亡故者,他们的妻子全部迁往他营居住,共有数万人,致使阴气郁结。工匠死后,腐尸骨骸暴露在外,将投降的吴军将吏都编入军户,便足以协调阴阳之气。”朱元璋采纳了他的意见,但之后并未下雨,便对他产生了不满,认为他欺骗了自己。刘基自然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正好老妻身体欠佳,便以此为由请假回家了。

后世传颂刘基,总是将其说得神乎其神,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其实,现在看来他只不过是掌握了一些规律,即老子所说的“道”。元朝无道,是以“算出”天下将大乱了;他看出朱元璋的野心和实力,故而说他有“帝王之相”";至于因解梦、祈雨而释放冤狱、减免刑罚,则更是按照“道”而办事了,只不过他在其中加入了一些鬼神梦幻的传闻罢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后来的预言下雨并未成功。
 
所以说,传说中的那些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人,并非是他们能通神,而是他们懂得了一些自然万物的规律,懂得了“道”,如老子所说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而已。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