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荀卿列传 白话文翻译
所属分类:孟子荀卿列传
太史公说:我读《孟子》一书,看到梁惠王问“用什么方式使我的国家获利”,没有一次不放下书而发出叹息的。我说:唉,利益真是祸乱的开端啊!孔子很少谈论关于利益的问题,就是想从根本上防范这个罪恶的根源。所以说“每件事都依据利益去处理,就会招致很多怨恨”。从天子到平民,喜好利益的弊病有什么不同呢!
孟轲,是驺国人,跟随子思的弟子学习。他的学业精通之后,就去游说和事奉齐宣王,宣王不能采用他的主张。他又到了魏国,梁惠王不实施他的主张,还认为他的思想迂阔,不能处理实际问题。在那个时候,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任用吴起,战争取得胜利,削弱了敌国的势力;齐威王、齐宣王任用孙膑、田忌这样的人,从而使诸侯向东来朝拜齐国。天下正热衷于合纵连横的谋略,把善于攻伐视为贤能,可是孟轲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仁德之政,所以跟他到的那些国家的需求不相符。他返回家乡与弟子万章等人整理《诗》《书》,阐述孔子的学说,编写了《孟子》七篇。在他之后有驺子等人。
齐国有三个驺子。生活年代最早的叫驺忌,他通过弹琴求见齐威王,随后参与国家政事,被封为成侯,而且接受了相印,他生活的年代在孟子之前。
其次是驺衍,他生活的年代在孟子之后。驺衍看到享有封国的统治者越来越荒淫奢侈,不能崇尚仁德,像《大雅》描述的那样修养身心,再推及到黎民百姓。于是他就深入观察阴阳盛衰的更替,并创作极其怪异深奥的学说,作有《终始》《大圣》等篇,共十万多字。邹衍的学说宏大高深而荒诞不经,一定要先征验细小的事物,再推广扩大,延伸到广阔无边的境界。他的学说从当代开始介绍,上溯至黄帝时代,历叙学者们所共同称述的史实,再大体上论述每个时代盛衰的道理,因而记载了各自的凶吉以及礼仪制度,由此推算到更远的时代,直到天地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幽远深妙而不能考证它的本源。他先罗列出中原地区的名山大川,深谷禽兽,水土植被,珍贵物种,由此推算出去,直到大海之外人们所看不到的地方。引述开天辟地以来,五行的相生相克,历代帝王的治国之道各有所宜,所以上天降下的祥瑞和灾异与人事应验。他据此认为儒家所说的中国,只不过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罢了。中国被称为赤县神州。赤县神州之内又有九州,就是大禹按次序排列的九州,但这不是州的全部数目。中国以外像赤县神州的地方还有九个,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九州。在那里有面积较小的海环绕着,各州的人民和禽兽都不能相互往来,像是一个区域居于海的中央,这就是一个州。像这样的共有九个,还有浩瀚的大海环绕在外面,那是天与地的边际。他的学说都是这一类的东西。然而总括它的要领,一定会归结于仁爱、道义、克制、俭朴,君臣上下和六亲之间经常会施行这些道德,而开始的地方确实有些宽泛无边了。王公贵族最开始见到他的学说时,都感到惊讶而回过头来想要学习,结果却不能实行。
所以驺衍在齐国很受重视。他来到魏国大梁,梁惠王到郊外迎接他,行宾主之礼。到了赵国,平原君侧着身子陪行在他旁边,还替他拂拭座席。到了燕国,燕昭王拿着扫帚在前面为他清扫道路,在前面开路,并请求列于弟子的座位上接受学业,还修筑了碣石宫,亲自以事奉老师的礼节事奉他。他撰写了《主运》篇。他周游各国受到如此尊崇的礼遇,怎么能与孔子在陈、蔡受困挨饿,孟轲在齐、梁不能得志同日而语呢!因此周武王用仁义讨伐商纣王而称王于天下,伯夷宁可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卫灵公问兵阵之事,而孔子不予回答;梁惠王谋划着要攻打赵国,孟轲却称颂当年周太王离开邠地之事。这些人哪里肯有意迎合世俗,苟且附和就算了呢!拿着方形的枘却要钉进圆形的孔中,哪里能放得进去呢?有人说,伊尹背着鼎勉励商汤,使他成就王业;百里傒在车下喂牛,求得秦缪公的任用,而助他称霸。言论先迎合国君的心意,然后再把他们引向正路。驺衍的话虽然不合法度,不过可能也有伊尹背鼎、百里傒喂牛的意思吧?
驺衍与齐国的稷下诸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等人,各自撰写著作谈论国家兴亡治乱的问题,用来求见世间的君主,怎么能说得完呢?
淳于髡,是齐国人。他见识广博,强于记忆,学问不专注于某一流派。他进谏的说辞,似乎仰慕春秋时晏婴耿直的性情,然而实际上却专门以察颜观色、曲意迎合为要务。有个宾客向梁惠王推荐淳于髡,惠王斥退左右侍从,单独坐着接见了他两次,可是他始终不说一句话。惠王觉得很奇怪,就责备那个宾客说:“你所称道的淳于先生,据说连管仲、晏婴都不如他,等到他见了我,我却一句话也没听到。难道我不配跟他说话吗?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个宾客把这些话转达给淳于髡。淳于髡说:“当然了。我前一次见大王,大王的心思在驰马狩猎上;后来再一次见大王,大王的心思在音律声乐上:我因此沉默不语。”那个宾客把这些话全部转达给惠王,惠王大为惊讶,说:“哎呀,淳于先生真是圣人啊!前一次淳于先生来,有个人献上一匹良马,我还没来得及看,淳于先生就来了。后一次先生来的时候,有个人献上一个歌姬,我还没来得及听,先生就又来了。我虽然斥退了身边的侍从,可是心思却在别处,有这么回事。”后来淳于髡见惠王,一连谈了三天三夜也不觉疲倦。惠王想授予他卿相之位,淳于髡却推辞离开了。于是惠王赠送了一辆四匹马拉的可以乘坐的车子、一束丝帛再加上璧玉、一百镒黄金给淳于髡。淳于髡终生都没有做官。
慎到,是赵国人。田骈、接子,是齐国人。环渊,是楚国人。他们学习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并阐述发扬其中的主旨。所以慎到着有十二篇论文,环渊着有上下两篇,田骈、接子都有所议论。
驺奭,是齐国众驺子之一,也比较多地采纳驺衍的学说来撰写文章。
当时齐王很赏识他们,自淳于髡以下的人,都被任命为列大夫,为他们在四通八达的大路边开辟府第,建造高大的住屋,对他们表示尊敬和宠爱。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宣称齐国能够搜罗天下的贤能之士。
荀卿,是赵国人。五十岁才到齐国游历讲学。驺衍的学说迂阔不切实际而善于论辩,驺奭的文章完备但是难以实施,淳于髡长久与他相处,不时会从他那里得到一些精妙之言。所以齐国人歌颂他们说:“谈论天文有数驺衍,雕琢文字有驺奭,智多善辩有淳于髡。”田骈等人在齐襄王在位时都已经死去,而荀卿则是这一时期最年长的师长。齐国还设有列大夫的名额,而荀卿三次在稷下学宫担任祭酒之职。齐国有人诋毁荀卿,荀卿就去了楚国,春申君让他做了兰陵县令。春申君死后,荀卿被罢官,于是就在兰陵安家。李斯曾经是他的学生,不久后到秦国做了丞相。荀卿痛恨混乱时代政治的污浊,灭亡的国家和昏乱的君主交替出现,他们不行正道,却专营祈祷占卜,信奉吉凶之事,鄙俗的儒生拘于小节,像庄周等人又巧言善辩,败坏风俗。于是他阐发儒家、墨家、道家学说在政治方面的盛衰之事,编写成几万字的著作后去世了。他死后就葬在了兰陵。
赵国还有一位公孙龙,创出坚白同异的辩论之法,又有剧子的学说;魏国有一位李悝,提出了充分利用土地,扩大生产能力的观点;楚国有尸子、长卢;齐国阿县有一位吁子。从孟子到吁子,世间都有他们的著作流传,所以就不论述这些著作的内容了。
至于墨翟,是宋国的大夫,擅长守卫和防御,提倡勤俭节约。有人说他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有人说他生活在孔子之后。
孟轲,是驺国人,跟随子思的弟子学习。他的学业精通之后,就去游说和事奉齐宣王,宣王不能采用他的主张。他又到了魏国,梁惠王不实施他的主张,还认为他的思想迂阔,不能处理实际问题。在那个时候,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任用吴起,战争取得胜利,削弱了敌国的势力;齐威王、齐宣王任用孙膑、田忌这样的人,从而使诸侯向东来朝拜齐国。天下正热衷于合纵连横的谋略,把善于攻伐视为贤能,可是孟轲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仁德之政,所以跟他到的那些国家的需求不相符。他返回家乡与弟子万章等人整理《诗》《书》,阐述孔子的学说,编写了《孟子》七篇。在他之后有驺子等人。
齐国有三个驺子。生活年代最早的叫驺忌,他通过弹琴求见齐威王,随后参与国家政事,被封为成侯,而且接受了相印,他生活的年代在孟子之前。
其次是驺衍,他生活的年代在孟子之后。驺衍看到享有封国的统治者越来越荒淫奢侈,不能崇尚仁德,像《大雅》描述的那样修养身心,再推及到黎民百姓。于是他就深入观察阴阳盛衰的更替,并创作极其怪异深奥的学说,作有《终始》《大圣》等篇,共十万多字。邹衍的学说宏大高深而荒诞不经,一定要先征验细小的事物,再推广扩大,延伸到广阔无边的境界。他的学说从当代开始介绍,上溯至黄帝时代,历叙学者们所共同称述的史实,再大体上论述每个时代盛衰的道理,因而记载了各自的凶吉以及礼仪制度,由此推算到更远的时代,直到天地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幽远深妙而不能考证它的本源。他先罗列出中原地区的名山大川,深谷禽兽,水土植被,珍贵物种,由此推算出去,直到大海之外人们所看不到的地方。引述开天辟地以来,五行的相生相克,历代帝王的治国之道各有所宜,所以上天降下的祥瑞和灾异与人事应验。他据此认为儒家所说的中国,只不过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罢了。中国被称为赤县神州。赤县神州之内又有九州,就是大禹按次序排列的九州,但这不是州的全部数目。中国以外像赤县神州的地方还有九个,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九州。在那里有面积较小的海环绕着,各州的人民和禽兽都不能相互往来,像是一个区域居于海的中央,这就是一个州。像这样的共有九个,还有浩瀚的大海环绕在外面,那是天与地的边际。他的学说都是这一类的东西。然而总括它的要领,一定会归结于仁爱、道义、克制、俭朴,君臣上下和六亲之间经常会施行这些道德,而开始的地方确实有些宽泛无边了。王公贵族最开始见到他的学说时,都感到惊讶而回过头来想要学习,结果却不能实行。
所以驺衍在齐国很受重视。他来到魏国大梁,梁惠王到郊外迎接他,行宾主之礼。到了赵国,平原君侧着身子陪行在他旁边,还替他拂拭座席。到了燕国,燕昭王拿着扫帚在前面为他清扫道路,在前面开路,并请求列于弟子的座位上接受学业,还修筑了碣石宫,亲自以事奉老师的礼节事奉他。他撰写了《主运》篇。他周游各国受到如此尊崇的礼遇,怎么能与孔子在陈、蔡受困挨饿,孟轲在齐、梁不能得志同日而语呢!因此周武王用仁义讨伐商纣王而称王于天下,伯夷宁可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卫灵公问兵阵之事,而孔子不予回答;梁惠王谋划着要攻打赵国,孟轲却称颂当年周太王离开邠地之事。这些人哪里肯有意迎合世俗,苟且附和就算了呢!拿着方形的枘却要钉进圆形的孔中,哪里能放得进去呢?有人说,伊尹背着鼎勉励商汤,使他成就王业;百里傒在车下喂牛,求得秦缪公的任用,而助他称霸。言论先迎合国君的心意,然后再把他们引向正路。驺衍的话虽然不合法度,不过可能也有伊尹背鼎、百里傒喂牛的意思吧?
驺衍与齐国的稷下诸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等人,各自撰写著作谈论国家兴亡治乱的问题,用来求见世间的君主,怎么能说得完呢?
淳于髡,是齐国人。他见识广博,强于记忆,学问不专注于某一流派。他进谏的说辞,似乎仰慕春秋时晏婴耿直的性情,然而实际上却专门以察颜观色、曲意迎合为要务。有个宾客向梁惠王推荐淳于髡,惠王斥退左右侍从,单独坐着接见了他两次,可是他始终不说一句话。惠王觉得很奇怪,就责备那个宾客说:“你所称道的淳于先生,据说连管仲、晏婴都不如他,等到他见了我,我却一句话也没听到。难道我不配跟他说话吗?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个宾客把这些话转达给淳于髡。淳于髡说:“当然了。我前一次见大王,大王的心思在驰马狩猎上;后来再一次见大王,大王的心思在音律声乐上:我因此沉默不语。”那个宾客把这些话全部转达给惠王,惠王大为惊讶,说:“哎呀,淳于先生真是圣人啊!前一次淳于先生来,有个人献上一匹良马,我还没来得及看,淳于先生就来了。后一次先生来的时候,有个人献上一个歌姬,我还没来得及听,先生就又来了。我虽然斥退了身边的侍从,可是心思却在别处,有这么回事。”后来淳于髡见惠王,一连谈了三天三夜也不觉疲倦。惠王想授予他卿相之位,淳于髡却推辞离开了。于是惠王赠送了一辆四匹马拉的可以乘坐的车子、一束丝帛再加上璧玉、一百镒黄金给淳于髡。淳于髡终生都没有做官。
慎到,是赵国人。田骈、接子,是齐国人。环渊,是楚国人。他们学习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并阐述发扬其中的主旨。所以慎到着有十二篇论文,环渊着有上下两篇,田骈、接子都有所议论。
驺奭,是齐国众驺子之一,也比较多地采纳驺衍的学说来撰写文章。
当时齐王很赏识他们,自淳于髡以下的人,都被任命为列大夫,为他们在四通八达的大路边开辟府第,建造高大的住屋,对他们表示尊敬和宠爱。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宣称齐国能够搜罗天下的贤能之士。
荀卿,是赵国人。五十岁才到齐国游历讲学。驺衍的学说迂阔不切实际而善于论辩,驺奭的文章完备但是难以实施,淳于髡长久与他相处,不时会从他那里得到一些精妙之言。所以齐国人歌颂他们说:“谈论天文有数驺衍,雕琢文字有驺奭,智多善辩有淳于髡。”田骈等人在齐襄王在位时都已经死去,而荀卿则是这一时期最年长的师长。齐国还设有列大夫的名额,而荀卿三次在稷下学宫担任祭酒之职。齐国有人诋毁荀卿,荀卿就去了楚国,春申君让他做了兰陵县令。春申君死后,荀卿被罢官,于是就在兰陵安家。李斯曾经是他的学生,不久后到秦国做了丞相。荀卿痛恨混乱时代政治的污浊,灭亡的国家和昏乱的君主交替出现,他们不行正道,却专营祈祷占卜,信奉吉凶之事,鄙俗的儒生拘于小节,像庄周等人又巧言善辩,败坏风俗。于是他阐发儒家、墨家、道家学说在政治方面的盛衰之事,编写成几万字的著作后去世了。他死后就葬在了兰陵。
赵国还有一位公孙龙,创出坚白同异的辩论之法,又有剧子的学说;魏国有一位李悝,提出了充分利用土地,扩大生产能力的观点;楚国有尸子、长卢;齐国阿县有一位吁子。从孟子到吁子,世间都有他们的著作流传,所以就不论述这些著作的内容了。
至于墨翟,是宋国的大夫,擅长守卫和防御,提倡勤俭节约。有人说他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有人说他生活在孔子之后。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