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病的表现与治疗
病邪在体表而发生寒热病,症状是身体疼痛不能接触床席而卧,毛发干枯憔悴,鼻孔发干,汗液不能排出。治疗时应针刺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飞扬,并补手太阴肺经诸穴的不足。
病邪在肌肉而发生寒热病,症状是肌腱疼痛,毛发焦枯,唇舌干燥,汗不能排出。治疗时针刺足太阳膀胱经在下肢的络穴飞扬,散放出瘀血,并补足太阴脾经的穴位,汗就能排出了。
病邪在骨骼而发生寒热病,症状是病人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如果牙齿还没有出现枯槁的现象,应当针刺足少阴经大腿内侧的络穴大钟;如果牙齿已现枯槁,就是无法医治的死证。对骨厥的诊治,也是如此。
患骨痹的,症状是全身骨节不能自由活动,疼痛异常,汗出如流,心中烦乱。治疗时可取用三阴经的穴位,针刺用补法。
身体被金属利器所伤,血流甚多,且又受到风寒的侵袭,或者从高处跌落,以致肢体懈怠无力,不能运动,这叫作“体惰”。治疗时可针刺小腹脐下的三结交。所谓“三结交”,是指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与任脉三经交会处,在脐下三寸,名叫关元穴。
厥痹病是厥逆之气向上进入腹部所致,治疗时可针刺阴经或阳经的络穴,但必须察明主病的所在。总的原则是在阳经用泻法,在阴经用补法。
颈间结喉两侧的动脉处的腧穴,名叫人迎穴,人迎属足阳明胃经,在颈筋的前面。颈筋后面是手阳明经的腧穴,名叫扶突穴。再向后次一行的经脉是手少阳经的腧穴,名叫天牖穴。天牖后面向后再次一行的经脉是足太阳经的腧穴,名叫天柱穴。腋下三寸处的动脉,是手太阴经的腧穴,名叫天府穴。如果阳邪上逆而头痛,胸中满闷,呼吸不畅,应当取用人迎穴针刺。突然失音,喉舌僵硬的,应当取用扶突穴针刺,并点刺舌根出血。突然耳聋,经气蒙蔽不畅,耳目失聪失明的,治疗时应当针刺天牖穴。突然出现拘挛、癫痫、眩晕、两足无力支撑不住身体等症状的,治疗时应当针刺天柱穴。突然热渴,内脏气机逆乱,肝肺二经内蕴的火邪相互搏击,以致血逆妄行,口鼻出血的,治疗时应当针刺天府穴。以上就是所谓的天牖五部的穴位所在及其主治的病证。
手阳明大肠经,有入于颧部而遍络于全齿的,其腧穴名叫大迎,所以下齿龋痛应针刺大迎穴。臂部恶寒的,用补法,不恶寒的,用泻法。足太阳膀胱经入于颧部而遍络于全齿的腧穴名叫角孙,所以治疗上齿龋痛,应针刺角孙穴及鼻和颧骨前面的穴。在刚发病的时候,如果脉气充盛,就要用泻法,如果脉气虚弱,则用补法。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即在鼻外侧取禾醪、迎香等穴施治。
足阳明胃经顺着着鼻子循行而入于面部的腧穴名叫悬颅。这条经脉下行在口唇处相连,上行的则联系于对侧的眼睛的深部,应根据发病的部位取穴。泻有余,补不足,如果取用不当,则可能泻不足,补有余,就会适得其反,使病情加重。足太阳膀胱经过颈部入于脑部,直接连属于眼睛深部的叫作眼系。如果头眼疼痛,可在头项中两筋间取玉枕穴加以医治。此经脉入脑后,分别连属于阴阳二脉,阴阳交会,阳入于阴,阴出于阳,交会于眼的内角。如果阳气偏盛,就会导致双眼睁开而不能闭合;如果阴气偏盛,就会导致双目闭合而不能睁开。
热厥证,取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肝经的腧穴进行治疗,都应当留针。寒厥证,取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的腧穴进行治疗,都应当留针。
舌纵缓不收,口角流涎,胸中烦闷的,应当取用足少阴经的腧穴。畏寒发抖,双颌抖动,不出汗,腹部胀满,心胸烦闷,是肺气不足的表现,应当取用手太阴经的腧穴。总的原则是针刺正气虚的病证,应当顺着脉气的去向,并采用补法;针刺邪气实的病证,应当迎着脉气的来向,并施以泻法。
春季针刺时可取用络脉间的穴位,夏季针刺时可取用肌肉与皮肤间的穴位,秋季针刺时可取用气口部的穴位,冬季针刺时可取用经穴。这四个季节的针刺方法,都有着各自取穴的范围。取络脉之穴可治皮肤病,取肌肤间穴可治肌肉病,取气口穴可治筋脉病,取各经脉之穴则可治骨髓病和五脏病。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