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溢纵恣

原文:“孤莫孤于自恃。”
 
孤:孤单、孤独、孤立。例句有: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具体解读这一句中的两个“孤”,前一“孤”是孤单,后一个“孤”是孤立。“孤单”指的是只身一人,形单影孤;“孤立”则是在众人之中无立足之地。如果说“孤单”是客观条件形成的,那么“孤立”就是自身原因造成的。
 
恃:依赖、依仗。例句有: “故其畜积足恃。” (畜积:储备) (贾谊《论积贮疏》) 成语有“有恃无恐”。
 
“士有孤而自恃,人主奋而好独者,则名号必废熄,社稷必危殆。”(《吕氏春秋·孝行览》) 意思是:士人如果自以为是、孤芳自赏;君主想有作为却独行独立、目中无人,结果必然是声名俱毁,国家危亡。
 
《素书》中“孤莫孤于自恃”的意思就是:最大的孤立莫过于自恃其能,自傲自大,目空一切。
 
“恃”有两种:
 
第一种是 恃才傲物 。自认为有一些才能,或者取得了一些成就,然后就自以为了不起,听不得不同意见,总以为自己正确,夜郎自大、自以为是。
 
第二种是 恃强凌弱 。依仗自己有权、有钱、有势、实力很强,或者以为“朝”中有人,后台很硬,所以就无事生非,欺行霸市,寻衅滋事,横行不法,专门欺辱势单力薄的弱者。
 
恃才傲物,受到世人的冷淡和疏远;恃强凌弱,遭到世人的憎恶和仇视。最终他们只能成为“孤家寡人”。
 
张商英认为: “桀纣自恃其才,智伯自恃其强,项羽自恃其勇,高莽自恃其智,元载、卢杞,自恃其狡。自恃,则气骄于外而善不入耳;不闻善则孤而无助,及其败,天下争从而亡之。”
 
张商英在以上的注释中,一共列举了七个人,这七个人都是历史上有些名气的人,他们或人才干练,或智商超群,或勇猛强悍,或阴险狡诈,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这个特点就是:自逞己能,不为善政;恣情纵意,傲慢于人。
 
人有才能是好事,可以利用自己的才能为国出力,为民办事。但是,如果因为有才能而傲慢自大,恃才傲物,恃强凌弱,“油盐”不进,胆大妄为,那就未必是好事。例如项羽自恃其勇,最终落得个乌江自刎。司马迁认为项羽的失败是凭借着功劳而骄矜,按照他个人的想法办事而不师法古代,认为霸业的成功要靠武力征服来治理天下。最终 “使他的国家灭亡了,身死东城”。
 
项羽自恃以自己的勇力即可平定天下,有点英雄好汉的意味。而智伯则不然,智伯是一个自恃强大,经常以强凌弱,专门欺负人的家伙。
 
智伯是春秋末年晋国六卿之一,据史料记载,智伯这个人一是身强体健,仪表堂堂,是个美男子;二是骑马射箭,武功卓著,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是员战将;三是能言善辩,机灵果断,是个有魄力、敢担当的领导者。遗憾的是,就是这个基本条件优秀,体貌特征良好的“帅哥”,却是个贪婪、骄奢、狠毒、刚愎自用和独断专行的家伙。他自恃勇力过人,武功卓著,实力强大而以强欺弱,先后吞并范氏、中行氏二卿。随后挟持韩、魏二卿攻击赵氏。公元前453年(晋哀公四年),在围攻赵氏期间,魏、韩两家突然战地反水,与赵襄子三家合谋,里应外合,杀掉守护河坝的智氏军兵,打开渠堤,水灌智军,赵襄子趁机率军出城正面进攻,魏、韩两家背后反戈一击,三军联合击败智伯军队,并在混乱中将智伯杀死。
 
强者要帮助弱者,这才能显示你是真正的强者,如果因为自己强大而欺负弱者,这就是霸道。 称王称霸,必犯众怒,早晚一天是要垮台的。
 
有才学的人自恃才能,卖弄聪明,有时也会招灾惹难。例如三国时的杨修,此人是曹操手下的一名行军主簿,为人极为聪明,由于恃才旷达,经常受到曹操的猜忌。《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就讲到是杨修因卖弄聪明而丧命的故事,其中讲到,有一座花园建成后,曹操视察后也未言语,只在门上写一个“活”字,所有人都不知是什么意思,杨修见后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工匠们进行了改造。曹操再次来看到后,很高兴,当他得知这是杨修解了他的字,心甚忌之。又一回,曹操为了试一试曹丕、曹植两个儿子的才能,便命他俩分别出城办事,并同时命令守城门的士卒不要放他俩出去。曹丕到了城门之后,守门士兵拦住他不让出城,曹丕无奈只好回来。曹植听说以后,问杨修该怎么办,杨修说:“你奉丞相命令出城,如有人胆敢阻拦,就杀死他。”曹植听信了杨修的话,出城时果然遇到门吏阻拦。他骂道:“我奉命出城,谁敢阻挡?”持剑将守门士兵杀死。曹操认为曹植的能力超过曹丕,当有人告知曹操,是杨修教曹植这样做时,曹操对杨修又增加了一分愤怒。曹操还经常给曹植出一些题目,让曹植做好答案后当面回答他,而每次曹植的回答都让曹操很满意,有些很复杂的军国大事,也都能对答如流,曹操深感怀疑。后来曹丕暗中派人收买曹植身边的人进行询问,原来都是杨修在背后偷教的,曹操闻言大怒,认为杨修敢明目张胆欺骗他,早晚一天要杀掉他。
 
当诸葛亮智取汉中之后,曹操退守阳平关,曹操多次进攻蜀军,想夺回汉中,但都没有成功。当时的形势是,进有马超阻挡,退又恐被蜀军耻笑,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有一天,军中厨师给曹操端来一碗鸡汤,他发现汤里有鸡肋。正当沉吟时,夏侯惇入帐请示夜间口令是什么,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夏侯惇便以“鸡肋”为当晚口令向军中传达。杨修见传“鸡肋”二字时,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告夏侯惇,夏侯惇大惊,忙派人请来杨修,问他这是怎么回事,杨修说:“以今夜口令,便知魏王不日退兵。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又怕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明天魏王必然下令退兵,所以提前收拾行装,免得临时慌乱。”夏侯惇认为杨修说得有理,也忙收拾行装,准备退兵。当晚,曹操心中烦乱,便走出大帐,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曹操大惊,马上回帐派人传夏侯惇来问话,夏侯惇回答说:“这是主簿杨修已经提前知道大王已有退兵之意。”曹操命人传来杨修,问他怎么得知有退兵之意,杨修便以“鸡肋”的意思回答。曹操闻言大怒,骂道:“你这是谣言惑众,动摇军心。”喝令刀斧手将杨修推出斩首示众。
 
奇人杨修自恃其才,轻慢其主,造成被斩首的后果;而狂人智伯自恃其强,欺小凌弱,最终命丧黄沙的结果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这个启示就是无论是有才,还是有能;无论是强大,还是勇猛,都应牢记:任何时候 都要谦恭谨慎,不要趾高气扬;要行为低调,不要招摇卖弄;要大智若愚,不要狂妄自大;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目中无人;要虚心向善,不要有恃无恐。 如此将无大害,否则必然如《素书》所言,孤立于人世间。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