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深谋高
原文:“长莫长于博谋。”
“长莫长于博谋”这句话两个“长”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长处或者专长。例句有: “敢问夫子恶乎长?” (恶乎长:擅长) (《孟子·公孙丑上》)
博:广、大、多。例句有 “思九州之博大兮。”(屈原《离骚》)
谋:计策、谋略。例句有: “时,鲜卑数犯边,诏三公举威武谋略之士。”(《后汉书·崔骃传》)
“长莫长于博谋”的意思是:为官者要具备多种才能,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才能不仅是博学多才,更是要足智多谋。
国君要仁德、圣明,国家才能安稳,百姓才能安居;大臣有善策、良谋, 国家才能治理, 政令才能畅通。没有谋略,难以治国理政;没有谋略,也难以攻城破敌。
“博谋”的意思就是很有思想,很有见解,很有主意,很有办法。简而言之,就是点子多、办法多。毛泽东曾经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
“出主意”就是想办法。
能够想出好办法的官员必定是文韬武略、智慧超群的人,有胆有识、临危不惧的人,扭转乾坤、拯救危局的人。例如管仲相齐,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助燕,总领赵、楚、魏、韩、燕五国军队,进攻强大齐国,连下七十余城,造成齐国面临被灭亡的险境。应该说,管仲和乐毅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谋略家。
正当谋略家乐毅声名远播的时候,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军事谋略家田单闪亮登场。
田单是齐国临淄人,燕军入侵齐国之前他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掾吏小官。临淄失守后,他随逃难的民众来到即墨避难。
当时燕军攻克安平(今山东临淄东北)后,长驱直入,围攻莒城。齐襄王号召民众守莒抗燕,保卫齐国。乐毅久攻莒城不下,重新调整部署,留右军和前军继续攻莒,他亲率左军和后军东移攻打即墨。即墨军民顽强抵抗,当守城大夫战死后,守城军共推田单为将军。
田单在齐国危难之际,临危受命,勇担重任,在齐弱燕强的情况下,精心设计骗局,先后使用流言蜚语“反间计”、无中生有“连环计”,引导燕军犯下一个又一个错误,为最后采用“火牛阵”大败燕军,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局,拯救了齐国。
“才能”是一个人的本能、智能、效能的综合体,仅有本能和智能,而没有效能,并不能认定为才能。同样,“博谋”也应当是谋有所成,谋在为国、为政、为民上,如此才能体现《素书》“长莫长于博谋”的宗旨。
《左传》记载:大约公元前630年,晋国联合秦国驻军在郑国的函陵(现河南省新郑市北)和汜南(现河南省中牟县南)。以郑国对晋国怀有二心为名,包围了郑国国都,随时准备对郑国发起攻击。
郑国大夫佚狐对郑文王说:“现在郑国的形势十分严峻,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或许能说服他撤退军队。”
烛之武在郑国以有勇有谋、能言善辩而闻名,但由于性格耿直,并未受到重用。此时郑文王听从佚狐的提议,召见烛之武,命他前往秦营,说服秦穆公退兵。而烛之武推辞说:“臣年轻精壮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了。”当此危难之时,郑文公不得不表示歉意,说:“我不能在早先重用你,而现在国家正值危急之时,才想到求你帮助,这是寡人的过错啊!如果郑国灭亡了,对你也是不利的。”烛之武拒绝出使秦营,不过是卖个关子,现在见国君已经道歉,也就前嫌尽释。为了郑国不受战争摧残,解救亡国之危,烛之武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欣然领命,孤身出使秦营。
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晋两国是大国,郑国是小国,以两个大国之力,攻击一个小国,郑国灭亡是板上钉钉的事。”随之话锋一转,烛子武接着说:“如果郑国被灭,那么对秦国又有什么好处呢?依我看,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第一、秦国在西,郑国在东,中间是晋国,越过晋国攻占郑国,郑国的土地不可能成为秦国的边境,其结果只能是扩大晋国的领地,与自己国家没有利益的事,为什么还要劳师远征呢?第二、郑国灭亡后,你的东邻晋国土地增加了,国力雄厚了,而你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而如果放弃灭郑的打算,使郑国作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居停主人,后人以东道泛称主人)贵国的使者往来经过郑国,我们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粮秣物资,从此两国和睦相处,这对你和你的国家也没有什么害处吧?第三、晋国向来不讲信用,当年晋惠公曾经答应把焦、瑕(现河南省陕县一带)二邑割让给你,然而,他早上才渡河归晋,傍晚就筑城拒秦,这样自食其言,言而无信的国家怎能成为盟友和合作伙伴呢?第四、晋国的贪欲人所共知,他今天与你结盟灭亡郑国,然后把郑国当作晋国的东方疆界,其后又想扩张西都疆界,那时,他不侵犯秦国又将向谁夺取土地呢?”
烛之武最后说:“郑国灭亡受益的是晋国,受到损害的是秦国,这种利害关系是明摆的,请你考虑一下其中的得和失吧。”
秦穆公觉得烛子武的话很有道理,当即决定与郑国订立盟约,并派遣部分军队在郑国戍守,自己则引军回国。
晋文公见秦军退兵返回,企图借用秦国力量灭亡郑国的目的落空,也只好率军离开相交。
两军相交,在战场上击败敌人不仅需要勇力,同时需要智慧。而在战场之外,能够通过政治、外交、经济等手段使对方放弃战争,实现和平,更需要“博谋”。烛之武在大兵压境,国家命运危在旦夕的情况下,孤身入秦营,向秦穆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指出秦国助晋灭郑的严重后果和利害关系,说动秦国撤兵回国,解除了郑国被灭的危机,成为历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案例。烛之武的胆识、谋略、辩才和取得的功绩绝不亚于统领五国军队、连下齐国七十余城的乐毅和大败燕军于即墨城下、一举收复失地的田单。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