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暗臣离

原文:“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
 
“霸”在古代指的是盟主,并非我们现在理解的恶行。例句有: “五霸不同法而同霸。” (五霸:指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等五个诸侯盟主) (《商君书·更法》)
 
“皆”是都和全。成语有 “放之四海而皆准。”
 
“归”是归附、归顺。例句有:“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柳宗元《封建论》)
 
“邦”古代指诸侯的封国。《诗经》有 “王此大邦。” (王是统治的意思)
 
避:躲开、回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这种追求和取向都是美、好、光、明。《素书》中“国将霸者士皆归”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前景光明、蒸蒸日上,即将成为各诸侯的盟主,四方的有识之士就会蜂拥而至,呈现出一派贤士毕集、人才鼎盛、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
 
而“邦将亡者贤先避”又该作何解释呢?有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政治纷乱、经济萧条、民生凋敝,国家有灭亡危险时,贤明的人纷纷离开故国,避难他乡。即 “大难来时各自飞” 的意思。
 
其实不然。常言道: “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 自古以来,每当外敌入侵、国土沦丧国难当头之时,都会出现许多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领土完整、国家安全,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前仆后继、英勇顽强,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所以说,将“邦将亡者贤先避”理解为在国家危亡时,贤人志士一个个贪生怕死,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纷纷逃避他乡,显然是不恰当的。
 
实际上,《素书》中“邦将亡者贤先避”这句话是“众叛亲离”的意思。就是说,因为统治者不行仁义、近奸远忠、信谗拒谏,导致政局紊乱、民怨鼎沸,国家前途危机四伏、命运难卜,这时许多有识之士,贤臣良将,眼见自己不能发挥任何作用,本着“惹不起,躲得起”的想法,纷纷采取退休、辞职、告假等方式,以规避这个亡国之君可能给自己带来的伤害。
 
这里的“避”是回避,并非是逃跑。
 
例如曾经辉煌繁盛的明王朝的后期,在经过万历、天启两朝的作践后,随即进入了衰亡期。特别是明神宗朱翊钧 “怠于临朝,勇于敛财,不郊不庙不朝者三十年,与外庭隔绝。”(《明清史讲义》) 史称: “醉梦之期。” 御史袁可在忍无可忍、避无可避的情况下上奏神宗朱翊钧道: “若郊视不亲,朝讲久废,章奏之批答不时,宫府之赏罚互异,叙迁有转石之艰,征敛有竭泽之怨。是非倒置,贤奸混淆,究使忠者含冤,直者抱愤,岂应天之实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意思是:宗庙不去祭祀,朝堂议政已经荒废多年,各地奏章的批阅没有时间,赏罚没有统一标准,官员不能及时得到升迁,国家税赋压得老百姓像池塘里的水,已经被抽干,百姓怨声载道。现在国家是非颠倒,朝堂上贤臣与奸臣混杂,结果是忠臣被奸臣陷害而含冤无处申诉,正直的大臣愤怒异常却又无可奈何,这样下去怎么能够顺天应人,治理好国家。
 
正是由于朱翊钧荒于政务,好酒贪色,所以万历朝官员纷纷辞职归隐,造成历史上罕见的官员空缺现象。根据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统计,南北两京缺尚书3名,侍郎10名,巡抚3名,布政史、按察史66名,知府25名,缺失官员达三分之一,当时有的知县还兼任邻县的知县。这种“没有人当官”,编制出现严重缺员的现象,在封建王朝还是十分罕见的。
 
到了天启皇帝朱由校执政时,任用宦官魏忠贤独揽大权,而皇帝本人则酷爱木工,不理朝政,任由魏忠贤为非作歹,肆意妄为,大肆陷害、捕杀东林党人。史料记载,搞得 “朝上正人君子殆尽,政治黑暗已极,大明江山岌岌可危”。(《明史·卷二十二》)
 
经过万历、天启两朝,大明王朝已经是矛盾丛集,积弊深重。1628年,崇祯帝朱由检继位,朱由检面对千疮百孔、险象环生的大明江山,虽然也大刀阔斧殊杀阉党、平反冤狱、整饬边政,每日勤于政务,事必躬亲,企图重现大明盛世。怎奈大明帝国已经是疴疾顽症,病入膏肓,在清军入侵,起义军节节进逼,京城沦陷的情况下,崇祯帝再无回天之力,虽然亲自到前殿鸣钟召集百官,以图自保,但并没有一人应召前来护驾,朱皇帝陷入了喊天不应,叫地不灵,众叛亲离,孤立无援的境地,最后只好在煤山自缢身亡,此时陪同他一道“升天”的只有一名太监。
 
按理说,这个后果是万历、天启两朝造成的,最终由朱由检来承担有些冤屈,所以后人一致认为,崇祯帝 “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时” 。这个“时”指的就是贤避臣离,孤家寡人之时。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