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一定要颗“善心”

【原文】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出自《道德经》第79章)
 
【译文】
 
天道是没有私心的,它的大德永远通过行善之人体现。
 
【评析】
 
天地没有偏心,经常帮助好人。为什么呢?其实天地帮助好人,是“无为之爱”,是“不帮之帮”。也就是说,道在自然运行中,使好处自然而然地流到好人那里,就好比水往低处流,就好比熵总是趋于增大。
 
对管理者来讲,做善人就是从事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既是经济事业发展的晴雨表,也是调节贫富差别的平衡器。个人出于自愿将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社会,是又一次收入分配。慈善事业虽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利益,但是有助于缩小两极分化,减弱“仇富”心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这也是对天道对“善人”的“反馈”。
 
独资兴办汕头大学是李嘉诚爱国义举的一块丰碑。巨额的捐献,无数的善行义举,为李嘉诚和他的企业赢得了极大的声誉,更使他的企业产生了震撼大地的品牌效应,20世纪80年代在向海外的拓展中引起世界瞩目。
 
李嘉诚出身书香世家,父辈多是教师,他自己还很小的时候,就曾立下了长大后做一个教师的志愿。即使走上经商的道路以后,仍希望赚到一些钱后,改行做学问或当教师。另一方面,他深知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深为自己从小没能多读一点书,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感到遗憾,因此希望捐资办学,在国家的教育事业上有所贡献。
 
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省属综合性大学,也是继陈嘉庚独资创建厦门大学之后,中国第二所由海外爱国人士捐巨资兴办的大学。
 
这所大学位于潮安、澄海、揭阳和汕头市区交界处,背后峰峦叠嶂,前眺茫茫平原,校园内风景秀丽,夏天清凉宜人,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学校附近还有名胜龙泉岩,在巍峨屹立的巨石之下,有一可容纳数十人的天然石洞,岩边还有一股格外清纯的泉水,终年潺流不绝。岩前尚存古迹“翁公书院”,是明朝嘉靖年间进士、后官至兵部尚书的蓬州人翁万达及第前用心读书的处所。整个校园看上去雄伟壮观,幽静典雅。
 
无论是为了物质生活的富足,还是为了精神生活的丰满,人类都要不断追求更深更全面的知识和文化,而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则是实现人类这一追求的载体。可人口达lOOO万的潮汕地区长期以来没有一所大学,这不能不令这里的乡亲们深感遗憾。
 
近百年来,不少潮汕人为建这样一所大学努力过,像张竞生、杜国庠、林子肩等人,他们奋斗不已,但终未能实现千万潮汕人的梦想。海外有识之士陈嘉庚先生在毗邻粤东的厦门独立捐资创办厦门大学之后,对粤东地区筹建大学一事也非常关心。他在《论潮州大学》一文中指出:“潮州与闽西毗邻,并与嘉兴、海陆丰接壤,地广人稠,人口1000万,尚未有一所大学,诚属憾事。”
 
在潮汕地区创建一所大学,已成为潮汕父老乡亲们的迫切愿望。
 
1979年,中国开始搞改革开放,汕头市被列入经济特区,因此更需要较多经济管理人才。于是,为了尽快满足潮汕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潮汕地区更加迫切地需要一所大学。在这种形势下,海内外又一次掀起建立汕头大学的高潮。
 
李嘉诚与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香港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汕头大学筹委会副主任庄世平老先生进行了长谈。
 
会谈中,李嘉诚和庄世平越谈越兴奋,越谈越激动,仿佛跟前已出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汕头大学。李嘉诚仔细考虑了汕大创办的重要意义,考虑了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以及信守诺言的处世准则之后,认为办汕头大学比生意上的得失更重要。1983年5月,李嘉诚在给汕大筹委会的信中动情地说:
 
“近年世界经济衰退影响所及,长实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各行业倒闭及亏蚀者甚多,他们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上述捐赠,在个人今后数年之现金收入,已达饱和,但鉴于汕大创办成功与否,较之生意上及其他一切得失更为重要,而站在国民立场,能在此适当时间,为国家尽心尽力,即使可能面对较为困难的经济情况下,他们也一定要做这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于是,李嘉诚果断地决定,一定要把汕大办起来。他再三向广东省、汕头市的领导表示:不管将来情况如何,他都要走下去,“我李嘉诚如果创办汕大的意志不够坚强,那么,汕大只能成为一个美丽的肥皂泡。俗话说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义也就在于此吧”。
 
在李嘉诚的大力推动下,汕头大学终于创建起来了。
 
1986年6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经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李嘉诚时,专门对其表示感谢。
 
邓小平说:“你为祖国做出的杰出贡献,我是理解的,中国人民是理解的,我代表全国人民向你表示感谢。”
 
1986年10月7日,李嘉诚在第四次莅临汕大时动情地说:“我把一生的心血放在汕大上了……说句心里话,汕大是我一生最大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为了汕大我付出了不少心血,为了汕大我破釜沉舟……”
 
在汕头大学的筹建过程中,李嘉诚多次追加捐款,从最初的3000万港元增加到1989年10月的3.7亿港元,一个月后又增至5.7亿港元。前后相比,所赠款项竟比原计划多出近20倍。
 
李嘉诚还亲自确立了“立足粤东、面向全省、顾及全国、对外开放’的办学方针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一心要把汕头大学建设成国内乃至国际上有名的高等学府。为此,付出再大的资金与精力的代价,他也毫不吝惜。
 
之后,李嘉诚在海外组建“李嘉诚汕头大学基金会有限公司”,参与投资在汕头市兴办的一个l0万千瓦的年发电量5亿度的火力发电厂。李嘉诚汕头大学基金会有限公司除了对这一项目投资1000万美元外,还负责代汕头向国外筹借5000万美元。
 
汕头大学基金会是一个不图利润的组织,其目的在于保证汕头大学和汕头医院的后续资金支持,它的本金及其获得的利息和利润将全部用于此。
 
李嘉诚不是专业教育家,但他以其治理企业、开拓李氏王国所具有的独特理念,潜心经营汕头大学。李嘉诚认为,一所大学要敢于创新,积极进取,绝不能墨守成规。正如他经营企业时十分重视搜集全面、准确的信息一样,李嘉诚也会在日理万机中抽出时问来搜集有关教育方面的信息,为汕头大学的发展提供先进的办学经验。
 
慈善,是出于人的良知和对生命的责任感,是为了帮助每个人有尊严地在人生道路上前进,这才是慈善的真正含义。慈善里面没有富人与穷人的区别,只有爱心和肯帮助人的人与需要帮助的和知道感恩的人,只有无穷无尽的爱。慈善是爱的舞台,是汇聚爱的大海,是充满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