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本句出自弟子规 : 第三章 出则悌
【原文】
称①尊②长,勿③呼名④。对⑤尊长,勿见⑥能⑦。
【注释】
①称:原指相称、符合,有称重、称赞等释义,这里用作动词,表示称呼。
②尊:本义指装酒的器皿,后引申为敬重、推崇、遵守等义,此处用作名词,表示尊敬的人。
③勿:不要。
④名:姓名、名讳。
⑤对:面对、面前。
⑥见:同“现”,出现、显露。
⑦能:本领。
【白话翻译】
称呼尊敬的长辈,不能直呼其名讳;在尊敬的长辈面前,不要显摆自己的本领。
【解释】
是否尊敬长辈是一个人素质修养的体现。《弟子规》要求我们面对尊长的时候,态度要恭敬,姿态要谦虚,不能目无尊长,夸夸其谈地炫耀自己。它还要求我们对人要有礼貌,对同辈或者小辈可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但是对长辈要用尊称,不能直呼其名,因为那是极其没有修养的表现。
长辈们年纪比我们大,生活经验也比我们多,所以即便我们懂一些长辈们可能不明白的“时髦”的东西,但也不能以此自傲,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从而藐视长辈们的社会经验,那是愚昧自大、短视骄矜的行为。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虚怀若谷的态度,取长补短,认真学习长辈的经验,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解读】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但生活中,因为一些小成就就骄傲的人不少。事实上,要想获得成功,谦虚的态度是必备的要素。龟兔赛跑的故事我们早已听说过,骄傲只会让本来有优势的人麻痹大意,从而失去先机;谦虚却会激励原本条件不足的人不断奋斗,最终实现自我超越。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
东晋时期,司马昱邀请王坦之和范启前去议事,范启年龄大而官位小,王坦之年龄小而官位大。他们两人互相谦让让对方走前头,最终王坦之还是没能让得过范启,走在了前面,这也算是以官位来分尊卑了。王坦之感受到了范启对自己的尊重,于是投桃报李地说了一句“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谦虚地表示自己因为无才所以走在前面,抛砖引玉。而范启听了这话后,也感受到了王坦之的关爱,便回了一句“洮之汰之,沙砾在后”,谦恭地说自己不过是被挑拣后的沙砾,而王坦之则是在前的金玉。
两个人都相互礼让,双方都以对方为尊,因而气氛和谐融洽,为彼此的交往打下了基础。可见,谦虚会让人收获良好的友谊,会让人打开友善沟通的窗口,会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
我们在《易经》里面有提到“谦卦,六爻皆吉”,《书经》里面也说“满招损,谦受益”。在《易经》的六十四卦当中,每一卦都是吉凶掺杂,只有一个卦象是所有六爻都是吉,那就是“谦卦”。可见,只要一个人能懂得谦卑,他几乎是可以无往而不利的。
齐国宰相晏婴有位车夫叫吕成,他倚仗主人的权势非常骄傲自大。有一次,吕成回到家中妻子表示要离开他。吕成很吃惊地问:“我为宰相赶车,多体面啊!不愁吃穿,你为什么要离开我呢?”妻子说:“你还知道自己是个车夫啊,你看晏大人虽然贵为宰相,但从没有像你那样地招摇和炫耀。”听完妻子的批评,吕成很惭愧。从此一改前非,后来在晏子的推荐下,吕成当上了大夫。可见,谦虚的人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三国时的吕岱位高权重,声名显赫,但他能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他的朋友徐厚为人忠厚耿直,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评吕岱的缺点。吕岱的部属对徐厚不满,认为徐厚太狂妄,并将此告诉了吕岱。可吕岱反而更加尊重和亲近徐厚。徐厚死后,吕岱失声痛哭,边哭边诉:“徐厚啊!以后我从哪儿去听到自己的过失啊!”吕岱能毫不在意地接受徐厚的批评,并加以改正,不难看出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诤友的高度尊重。
古人有句话叫“友直,友谅,友多闻”,这是形容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三类朋友,正直敢言的诤友被排在第一位,可见其难能可贵。因此,我们的谦虚不仅仅是对自己的才能不过分夸耀,还应包括对他人的批评建议虚心接受。
只要我们时刻保持谦虚,不陶醉于自己现有的优点,不忌惮于改进自己的缺点,那我们就能离成功更近一步。因为谦虚的人,世界都在给他让路。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