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以越州上,(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小者与襄州同。)明州、婺州次,(明州, 县生榆荚村;婺州,东阳县东白山,与荆州同。)台州下。(台州,丰县生赤城者,与歙州同。)

【原文】
 
浙东①,以越州②上,(余姚县③生瀑布泉岭④,曰仙茗,大者殊异,小者与襄州同。)明州⑤、婺州⑥次,(明州, 县⑦生榆荚村;婺州,东阳县⑧东白山⑨,与荆州同。)台州⑩下。(台州,丰县⑪生赤城⑫者,与歙州同。)
 
【注释】
 
①浙东:唐朝的浙江东道节度使方镇的简称,辖境大致是今天的浙江省衢江流域、浦阳流域以东一带。
 
②越州:辖境大致是今天的浙江浦阳江、曹娥江、甬江流域,包括绍兴、余姚、上虞、嵊州、诸暨、萧山一带。唐朝著名的剡溪茶就出自嵊州。
 
③余姚县:秦设隋废置,唐武德四年(621)又设,归姚州治,唐武德七年(624)之后归越州。
 
④瀑布泉岭:位于余姚。
 
⑤明州:辖境大约位于今浙江宁波、鄞县、慈溪、奉化以及舟山群岛一带。
 
⑥婺州:辖境大概位于今浙江金华流域、兰溪、浦江一带。婺州产茶,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婺州和歙州的茶远销河南、河北、山西等地。
 
⑦ 县:即今天的宁波。
 
⑧东阳县:唐垂拱二年(686)建县,辖今浙江东阳。
 
⑨东白山:《明一统志》记载:“在东阳县东北八十里……西有西白山对焉。”此地产茶,唐李肇《唐国史补》载“婺州有东百”名茶。
 
⑩台州:辖境大致位于今天的浙江临海、台州、天台、仙居、宁海、象山、三门、温岭一带。
 
⑪丰县:属台州,为今天的浙江天台。
 
⑫赤城:辖境大致位于今天的浙江天台县西北六里一带。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赤城山,土色皆赤,岩岫连沓,状似云霞。” 
 
【翻译】
 
浙东地区的茶,以越州出的为极品,(余姚县瀑布泉岭出的茶被称作仙茗,叶大的茶很是特别,叶小的茶与襄州的类同。)明州、婺州出的差些,(明州 县榆荚村和婺州东阳县东白山出的茶,与荆州的类似。)台州产的次一点。(台州丰县赤城出的茶,和歙州的类似。)
 
【延伸阅读】
 
陆羽对于越州茶的了解之深、考察之全,可以在《茶经》及其诗作中看出。他对越州茶称赞有加,评判浙东茶区中,越州茶为上品,其品类包括余姚仙茗、剡茶等。余姚仙茗是越州茶中的上品,也称为“余姚瀑布茶”“余姚瀑布仙茗”。
 
余姚仙茗产自白水冲和化安山一带,其中白水冲瀑布茶从汉代开始种植生产,在唐代产量达到很高的水平,陆羽也久闻其名,并为其命名曰“瀑布仙茗”。这种茶的茶树根深扎于山上香灰堆积的土中,又临瀑布,可吸其水气。这些特殊的生长环境,使得茶树的叶芽碧绿莹润如翡翠,香气浓郁,成茶品质特优。化安山的瀑布茶,在宋朝声名大振。浙东史学家黄宗羲在《咏余姚瀑布茶》诗中称赞:
 
檐溜松风方扫尽,
轻阴正是采茶天。
相邀直上孤峰顶,
出市都争谷雨前。
两筥东西分梗叶,
一灯儿女共团圆。
炒青已到更阑后,
犹试新分瀑布泉。
 
遗憾的是,对于这种一度绝迹的茶,在相关的历史文献中很少见,只零散见于前人诗文以及《余姚县志》。后人根据零言碎语,也能想象出这种茶名噪一时的情形。一九七九年,相关人员对此茶进行试制还原,这一古老的茶类得以重生。
 
【名家杂论】
 
在创作《茶经》的时候,陆羽曾多次到越州,并深入到会稽、剡溪等地的茶农家中,与当地人一起饮茶品评,并到多处寻觅名泉。唐大历二年(767),受朋友之约,他在越州担任茶叶制作的监制工作。《云仙杂记》中记载,陆羽在越州采茶制茶时,发生了一件饱受后人争议的事。
 
《云仙杂记》里是这样记载此事的:陆羽让仆人烘焙茶叶,“奴失睡,茶焦烁,鸿渐怒以铁绳缚之投火中”。一些人非常震惊于茶圣为了一个小失误,就把这个奴婢扔到了火里。事实上,这种解释有戏谑的成分。这里是说小奴仆把茶烧焦了,陆羽看到后,就把茶叶从穿茶的“贯”上捋下来,直接丢到火塘里烧了。陆羽对于监制茶叶的严谨认真态度,由此可见一斑——怒而烧人的说法应该是无稽之谈。
 
他在山阴、会稽、诸暨、上虞、余姚、剡溪一带活动非常频繁,当时该地的官员皇甫冉曾写《送陆鸿渐赴越》诗,“诗序”说:“吾子所行,盖不在此。尚书郎鲍侯,知子爱子者,将推食解衣以拯其极,讲德游艺以凌其深。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吾是以无间,劝其晨装,同赋送远客一绝。”这里的“讲德游艺”,主要是传播茶道,教授茶艺。
 
至今保存下来陆羽在越州的诗作,有一首《会稽查东小山》:
 
月色寒潮入剡滨,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诗的内容显示,他此次是专程到剡溪监制茶叶的。此诗虽不是纯粹的咏茶诗,却展现了陆羽当时访茶写《茶经》的足迹,所以为后世茶人所喜,并流传至今。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