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率儿童之见
【原文】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2),周君患之。颜率请借救于齐,乃诣齐王许以鼎。齐为发兵救周,而秦兵罢。齐将求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愿献九鼎,不识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将寄径于梁、于楚(3),率皆以为不可,齐乃止。《战国策》首载此事(4),盖以为奇谋。予谓此特儿童之见尔!争战虽急,要当有信。今一绐齐可也(5),独不计后日诸侯来伐,谁复肯救我乎?疑必无是事,好事者饰之尔,故《史记》《通鉴》皆不取。
【注释】
(1)颜率:战国时人。
(2)九鼎: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相传禹铸九鼎,象九州。成汤迁九鼎于商邑,周武王迁之于洛邑。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临周求鼎之事。
(3)寄径:借道。
(4)《战国策》首载此事:见《战国策》卷一。颜率巧舌如簧,谓九鼎自梁、楚皆不可入,而且九鼎并不像装酱醋的瓶子一样可以随手提着送到齐国,也不能像鸟飞、兔跑、马驰那般轻轻松松就能到齐国,当年周伐商得九鼎,运其一鼎就动用九万人,九九就是八十一万人,如是云云,最后还说什么“不敢欺大国,疾(赶快)定所从出”。
(5)绐(dài):欺骗。
【翻译】
秦国兴师动众逼近成周索求九鼎,周天子深为忧虑。颜率请求去齐国借救兵,见到齐王许诺把鼎给齐国。齐国为此发兵救周,而秦国随之罢兵。齐国索要九鼎,周天子又担忧。颜率再去齐国,说:“周天子愿意献出九鼎,但不知从哪条路送到齐国呢?”齐王准备向梁国、楚国借道,颜率认为都不可行,最后齐国只好作罢了。《战国策》首先记载此事,认为是奇谋。我看这仅是小儿之见罢了!战争虽然紧急,重要的还是得有信义。现在欺骗齐国一次可以,唯独不考虑以后诸侯再来攻伐,谁肯再来救助呢?我怀疑必定没这回事,不过是好事者敷衍故事罢了,所以《史记》《资治通鉴》都不予采纳。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