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君谟帖
【原文】
蔡君谟一帖云:“襄昔之为谏臣(2),与今之为词臣(3),一也。为谏臣有言责,世人自见疏,今无是焉,世人见亲。襄之于人,未始异之,而人之观故有以异也。”观此帖,乃知昔时居台谏者(4),为人所疏如此。今则反是。方为此官时,其门挥汗成雨,一徙他局,可张爵罗(5),风俗偷薄甚矣(6)。
【注释】
(1)蔡君谟:即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官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是宋代书法名家。帖:柬帖,简短的信札。
(2)谏臣:执掌谏诤之责的臣子。
(3)词臣:文学侍从之臣,职掌制诰诏令撰述的翰林学士之类。
(4)台谏:御史台官与谏官合称。台,御史台,负责纠察弹劾非法的官员。谏,谏院,掌侍从规谏。
(5)爵罗:捕鸟雀的罗网。爵,通“雀”。
(6)偷薄:风俗浇薄,不敦厚。
【翻译】
蔡君谟有一帖:“襄昔日为谏臣,今日为词臣,本是一样的。担任谏臣有言事的职责,世人主动疏远我,今日没有言责,世人亲近我了。我对待他人,并无变化,而他人看我却因此而有所不同。”看了此帖,才知道过去的谏官,被人如此疏远。如今则正好相反。在任谏官时,其府第门前熙来攘往挥汗如雨,一旦改任其他职位,则门可罗雀,这世风太过凉薄了。
又有送荔枝与昭文相公一帖云(1):“襄再拜(2),宿来伏惟台候起居万福(3)。闽中荔枝(4),唯陈家紫号为第一,辄献左右(5),以伸野芹之诚(6),幸赐收纳,谨奉手状上闻(7),不宣(8)。襄上昭文相公阁下(9)。”是时,侍从与宰相往还(10),其礼盖如是。今之不情苛礼(11),吁可厌哉!
【注释】
(1)昭文相公:指名臣文彦博(1006—1097),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文彦博再度为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昭文,昭文馆,唐置,宋承唐制,以首相兼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相公,汉魏以来,拜相者必封公,故有相公之称。
(2)再拜:一拜而又拜,表示恭敬,常用于书信开头或结尾。
(3)伏惟:下对上的敬辞。意为念及,想到。台候:敬辞。用于问候对方的寒暖起居。
(4)闽中:郡名。秦置。后指代福建。
(5)左右:对人不直称其名,而称其左右,以示尊敬。
(6)野芹:《列子·杨朱》篇“献芹”的典故。有个人觉得野芹味道非常美,极力向乡里富豪推荐,富豪一尝,味道苦涩难受。后来用以谦称礼品菲薄。
(7)手状:谒见时的名帖,因为多为亲笔书写,故称。
(8)不宣:朋友之间书信末尾用语。不再啰嗦的意思。
(9)阁下:对他人的敬称,多用于书信。古时三公开阁,郡守亦有阁,故以“阁下”为显贵者之敬称,后来平民相称也可用之。
(10)侍从:侍从官。北宋前期,观文殿、资政殿、龙图阁诸殿阁大学士、学士、直学士,均为侍从官。元丰改制以后,翰林学士、给事中、六部尚书也属侍从之臣。
(11)不情:不出于真心。
【翻译】
又有一份送荔枝给昭文相公的帖子说:“襄再拜,一向念及您的起居平安万福。闽中荔枝,唯有陈家紫号称第一,即此敬奉,以表芹献之诚,还望收下,谨奉手状呈告,不宣。襄谨上昭文相公阁下。”当时,侍从官和宰相往来,其礼节大约如此。如今那些虚饰不诚苛求礼数的做法,唉,真是可厌啊!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