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违道

【原文】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中庸》曰(2):“忠恕违道不远。”学者疑为不同。伊川云:“《中庸》恐人不喻,乃指而示之近。”(3)又云:“忠恕固可以贯道,子思恐人难晓,故降一等言之(4)。”又云:“《中庸》以曾子之言虽是如此,又恐人尚疑忠恕未可便为道。故曰‘违道不远’(5)。”游定夫云:“道一而已,岂参彼此所能豫哉!此忠恕所以违道,为其未能一以贯之也。虽然,欲求入道者,莫近于此,此所以‘违道不远’也。”(6)杨中立云:“忠恕固未足以尽道。然而‘违道不远’矣。”侯师圣云(7):“子思之忠恕,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已是‘违道’。若圣人,则不待施诸己而不愿,然后勿施诸人也。”诸公之说,大抵不同。予切以为道不可名言,既丽于忠恕之名(8),则为有迹,故曰“违道”。然非忠恕二字,亦无可以明道者,故曰“不远”,非谓其未足以尽道也。违者违去之谓,非违畔之谓(9)。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10)苏子由解云(11):“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利,而水亦然。然而既已丽于形,则于道有间矣,故曰‘几于道’。然而可名之善,未有若此者。故曰‘上善’。”其说与此略同。
 
【注释】
 
(1)“曾子曰”几句:语出《论语·里仁》。曾子(前505—前435),曾参,春秋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夫子,对孔子的敬称。道,可以简单理解为思想、学说。忠,杨伯峻先生认为,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恕”的积极的一面。恕,孔子自己的解释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2)《中庸》:《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理学家朱熹把它同《论语》《孟子》以及《礼记》中的另一篇《大学》合编为“四书”。
 
(3)“伊川云”几句:语出《二程遗书》卷十五。伊川,指程颐。
 
(4)“忠恕固可以贯道”几句:语出《二程遗书》卷十八。子思(前483—前402),孔子嫡孙,名伋。
 
(5)“《中庸》以曾子之言虽是如此”几句:语出《二程遗书》卷一。
 
(6)“游定夫云”几句:语出《游定夫先生集·论语杂解》。游定夫,即游酢(1053—1123),字定夫,建州建阳(今福建南平)人。早年师事程颢、程颐,为“程门四先生”之一。
 
(7)侯师圣:即侯仲良,名淳,号师圣,华阴(今属陕西)人。为二程表弟兼弟子,理学学者,有《论语学》《侯子雅言》。
 
(8)丽:附着,依附。
 
(9)畔:同“叛”,背离。
 
(10)“老子曰”几句:语出《老子》。老子,老聃,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著《老子》(又名《道德经》)五千言,是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唐代尊奉其为玄元皇帝。引文意思是:最高尚的品格就像水,水能够滋养万物而不争先。安处于人所厌恶的低处,因此它最接近于道。
 
(11)苏子由解:苏子由,即苏辙,著有《老子解》,引文见其卷一。
 
【翻译】
 
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中庸》说:“忠诚、宽恕,违离道不远。”学者们怀疑这两种说法不同。程伊川说:“《中庸》怕人不明白曾子的话,就指出忠恕接近道。”又说:“忠恕固然是可以贯穿道的,子思怕人难以理解,所以退一步来说。”又说:“《中庸》因为曾子的话虽是如此说,又怕人怀疑忠恕不一定就是道,所以说‘违道不远’。”游定夫说:“道是唯一的,岂能相互比较而言!此即忠恕之所以‘违道’,是因为它不能用一种道理贯穿于全部事物。即便如此,想要知晓道的,没有比这更接近的了,这就是为什么说‘违道不远’。”杨中立说:“忠和恕固然不足以概括道,然而它‘违道不远’。”侯师圣说:“子思所讲的忠恕,不愿意加在自己身上,也不愿加在别人身上。这已经是‘违道’。至于圣人,则是并非先不愿加在自己身上,然后才不愿加在别人身上。”诸公的说法,不尽相同。我深晓道不可用概念来表述,既附着于忠恕之名,这就有了形迹,所以说“违道”。然而除了忠恕二字,也没有可以阐明道的,所以说“不远”,并不是说它不足以概括道。“违”是距离的意思,不是违背的意思。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苏子由阐释说:“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利,水也是如此。然而既已附着形迹,则和道就有了差别,所以说‘几于道’。然而可以用来形容的善,没有比这更好的,所以说‘上善’。”这和我的看法大略相同。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