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本段为《中庸》:第22章
【原文】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1];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2]。
【注释】
[1]尽其性:即尽量发挥自己的天赋本性。
[2]与天地参:与天地并列为三。参,并立。
【翻译】
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才能尽量发挥自己天赋的本性;能尽量发挥自己天赋的本性,就能尽量发挥天下人的本性;能尽量发挥天下人的本性,就能尽量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尽量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对万事万物进行演化和发展;能帮助天地对万事万物进行演化和发展,就可以与天地并立为三了。
【思想】
这里,强调发挥个人的精神力量,来改变世界、创造世界。一个人必须有良好的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改造世界的信心,这样他才能做自己的主人,他才能生活得很快乐。
【解读】
至诚方能尽其性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意思就是说,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够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天赋本性,从而完成自己生而为人的天赋使命。这里的至诚,就是达到了极致的真诚。
诚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作为人的一种品质,同时也是世间万物的秉性。人们要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做事情符合自然与社会规律,而顺承了诚的秉性就是顺应了自然万物的必然性要求,也就顺应了天意。至诚之人能够使自己天性中好的一面充分发挥出来,使其优势凸显在众人面前,因此能够获取众人的认可与信任,做事情更容易获得成功。
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达到这种诚的极致呢?我们常常说自己的内心就像一面镜子,如果要想做到至诚至性,就要不停地擦拭和洗涤我们内心这面镜子上的污垢、尘埃,做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面没有尘埃的、纯净不染的镜子,才能照亮我们内心,才会引导我们把人性中善的一面发挥出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才算得上是一块“明镜”,才能够达到至诚的状态。具备了这样一种至诚的状态,我们就能够清晰地照亮我们的内心,照亮世间的万物,使这面“镜子”的功能发挥到最大。
至诚,是心性修养达到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儒家所谓的圣人境界。它不是纯粹只在精神上、心灵上得以体验,而且要体现在行动上,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功用来,这才能叫作“为能尽其性”。
可以说,“尽其性”就是尽其本性本能,就是完成自己生而为人的最大人生价值,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天下至诚”,才能够说得上是“能尽其性”。
中国历史上,人们所标榜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他们都是至诚的圣人。他们的精神境界达到了圣人的最高境界,同时社会地位也是天下最高的。圣人得了圣人之位,就能够把至诚的功用广泛推广,能够发挥自己的光明德性,从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理想,为人类社会缔造出一代代的太平盛世来。
有至诚之人在位,是人类文明中最理想的状态,不仅仅我国古代的先民如此期待,即使在古代的西方也是如此。比如,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构想过一个著名的“理想国”。在这样的一个国度中,他把最高的领袖称之为“哲学王”,也就是说要让哲学家,即最有智慧最有思想的人来当人间的帝王,而这样的人,无疑是一个内心至诚的人,不然他不可能有高深的思想与智慧。他认为由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最高的人来治理国家,人类社会就一定能够治理得很好,达到完美的“乌托邦”境界,这与我国古代圣人治国有其相似之处。
《周易》中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所以我们要发挥出人的天赋本性,就一定要牢牢地立足在自己的现实本位上。虽然我们身处各行各业,但是只要我们去努力进取,都可以达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境界。
从某种程度上说,只要我们每个人立足于自己的现实,抱着一种至诚之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就基本上可以称之为“尽其性”了。我们作为天底下的普通人,虽然说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我们也一样可以“尽己之性”。人之为人,其性各异,即使是圣人也有所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事业功德也都各不相同。
总之,要尽人生之性,就必须要有一颗至诚之心。至诚之心,就是放下自己的利害得失,以天下为公的真诚之心。拥有了这样一颗诚心,就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就能够取得人生的成功。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 小鱼儿(157993265) 评论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这个网站的中庸释义倒是怪简洁,如果要是有注释就更完美了。
- spiky(9106480) 评论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由诚明,谓之性。
- GReY(374351851) 评论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若能达到至诚的状态,便能尽力了人良善的本性,便可助天地生
- king(2196088659) 评论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疏】赞者,佐而助成,而令微者得著,故训为明也。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