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区)人,唐代杰出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有“药王”之称。《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其代表作。
 
孙思邈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称。青年时已通晓诸子百家,对老子、庄子学说最为擅长。成年后在太白山(终南山)民间行医、采药,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隋唐二代帝王因敬重其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医术精湛,曾多次邀他出山为官,均被婉拒。
 
他能虚心学习古方,并在炉火纯青的基础上将不少古方化裁,推陈出新,组成一些新方,这种临证变通的做法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对方剂学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当时文人中兴服“五石散”,不少人服后出现中毒症状,却误认为是“风度”,孙思邈不仅告诫人们食散风不可长,还自创了甘草、桂枝、杜仲汤为这些人解毒。虽然孙思邈名声显赫,他仍能不断汲取别人经验,丰富自己的学识,甚至不断将印度、波斯等地的医术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还在民间博采众长,用于卫生防疫,如元旦喝屠苏酒,端午节喝雄黄酒,还用雄黄酒擦肌肤以防病。在临床治疗中孙思邈主张用综合疗法,即内服药与针灸等相结合;尤其是他独辟蹊径,积极倡导食疗养生,如用猪肝(含维生素A)治夜盲症,用海藻、昆布、羊的甲状腺(含碘)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用谷糠、蓖麻叶(含维生素B)治脚气病等均取得良效,也十分符合现代医学对这些病的认识,比欧美类似的发现和运用早1200多年。
 
孙思邈最重要的著作是《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书里记录了唐以前一些医学成就和他自己的临床经验,理、法、方、药均有涉及,内容十分丰富,仅医方就收录了6500多个。
 
孙思邈医德高尚,他不仅曾在《大医精诚》中论述医德修养,认为医生一要医术精专,二要品德高尚,把人命关天的大事看得比黄金更贵,而且身体力行,这些论述至今仍有教育意义。孙思邈逝世前立下遗嘱,要求丧事从简,万勿奢侈,为后世所称颂。孙思邈有句名言:“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意为医生在诊治过程中,既要敢想敢干,当机立断,又要小心谨慎,周密思考,不能鲁莽;考虑问题敏捷,处理事物灵活,行为端正。这不仅成为历代医生的座右铭,而且对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也非常适用,深含哲理,广为流传。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