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人体经络网

 
核心内容:人体经络网、经络指导治疗
医学典籍:《十一脉灸经图》、《黄帝内经》
 
经络学说是中医根据体表反应点、针刺感应路线、穴位主治性能及各种经络现象,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起来的独特理论,在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十一脉灸经图》,中国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也对经络学有系统的论述。经络学说贯穿于中医的各方面,也是针灸疗法的理论基础。
 
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重要的一部分,它像人身上的交通网,大的干线叫经脉,小的支线叫络脉。经脉又细分为正经和奇经,正经有12条,左右对称,属脏的称阴经,属腑的称阳经。
 
一般说阳经走在人体的背、外侧,阴经走在腹、内侧;若将手举起,则是6条阴经均上行(足→胸或胸→手),6条阳经皆下行(手→胸或胸→足)。在头部则是前额走阳明经,侧方走少阳经,后枕部走太阳经。人有五脏六腑,加上心包,共12个,十二经分别与这12个脏腑相对应,每条经以它在体内联系的一个脏或腑的名称来命名,如足阳明胃经就是与胃相联系。每条阴经配一条阳经,如肺与大肠相表里,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也是相表里。奇经有8条,不通脏腑,起补充十二经的作用,其中任、督二脉的作用特别重要,常与十二经相提并论,称为十四经。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像大街小巷,络脉中大点的是十五络,小点的叫孙络、浮络等,数量很多。这样,经络共同构成一个纵横交错、内外贯通、穿插叠织、四通八达、无处不及的气血循环网,就像是一张硕大的通讯网或交通网,把体内脏腑与体表各部器官密切联系了起来。穴位就是散布在这些交通线上的一个个车站,它们是经络中气血汇聚至人体表面的部位。
 
 
正常情况下经络负责运送气血,营养周身组织,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活动;沟通联络五脏六腑、五官九窍、筋脉肉皮骨等,使机体内外协调统一;捍卫机体不受外邪侵犯等。
 
有病时经络会首先受伤,使气血痹阻,不通则痛,比如受风湿时皮肤、关节常先出现结节、肿胀、疼痛。由于经络内外相通,所以外邪能通过经络传入内脏,如受凉可通过手太阴肺经传入而引起咳喘;在凉台上坐久了,则感肚子痛,甚至腹泻,就是因为寒气从体表顺经络进入了胃肠所致;同时内脏有病也能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如患胆囊炎时,往往在足少阳胆经的胆囊穴上出现感觉异常;疾病还能利用经络在脏腑间互相传感的特点,造成此病引发彼病的情况,如肝病影响胆,心热移传到小肠等。
 
古医家认为: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因经络与脏腑的生理、病理状况紧密相关,而脏腑有病必然导致气血涩滞不畅,在一些部位就会出现结节、条索反应物或异样感觉,经络便成了疾病的显示窗,医生可根据这些线索和部位来诊断疾病。更有人用“知热感”或经络测定仪观察穴位的敏感度和皮肤电阻的改变来分辨脏腑的虚实,运用的也是这一原理。如对头痛,若痛在前额往往与阳明经病有关,痛在头侧旁常与少阳经有关,痛在枕颈部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头顶就要考虑足厥阴肝经或督脉病证了。
 
用经络学说指导治疗最常见的就数针灸、推拿、眼保健操、保健按摩和减肥了,因为经穴是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分,在此处针灸、推拿按摩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治病疗疾的目的。人们常看到胃痛时医生给针胃经的“足三里”穴,肝病时灸肝经的“期门”穴等,就是这个道理。其他如针麻、埋线、水针、小刀针等,都是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把针灸疗法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的产物。一般说经络循经所过的部位就是该经主治的范围,治疗时多强调选准“经”,而不过分要求选准穴,换句话说就是只要“经”不错,穴偏点不误大事。
 
中医认为每种药对经络有一定的选择性,从而产生了药物归经的学说,并用此指导临床用药。再以头痛为例,治疗头痛的药挺多,但不是随便什么药都能用的,归经不同,用药就大相径庭。藁本入足太阳膀胱经,善治后头痛;白芷入足阳明胃经,治前额痛最好;而吴茱萸入足厥阴肝经,治头顶痛多用。还有些药,不仅自己能入某经,甚至还能把其他药也引入该经,如羌活和黄连就分别是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少阴心经的引经药。
 
经络的实质虽经多年研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几种主要的观点是:一是神经系统;二是神经-体液的综合调节功能,体液包括内分泌及多种激素;三是机体的生物电现象;四是单独的特殊传导系统等。相信随着科研的步步深入,待揭示出细胞间乃至分子水平上的联络方式,或从全新的角度认识时,将有助于全面弄清经络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