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学派

本派专门研究或发挥张仲景的《伤寒论》、《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伤寒病症为主的部分,从晋至清绵延千余年,一直比较活跃,有时甚至成为中国医学上的主流派。张仲景的《伤》集古代医经和经方两学派之大成,确立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对中医临床的发展,特别是外感病的诊治,有着深远的影响。然因社会动乱,使原籍散失不全,连孙思邈也是晚年才看到此书的。
 
伤寒学派起始于晋唐,主要是对《伤寒论》旧论的搜集、整理、编次,此期以晋太医令王叔和为代表,孙思邈、巢元方、王焘亦多有贡献;兴盛于宋金时期,主要是对《伤寒论》进行注释、阐发,以成无已为代表,庞安时、常器之、郭雍、朱肱等盛负时誉,后又经宋医书局勘校定稿,使之流传后世;成熟在明清,主要是围绕《伤寒论》的错简重订、“三纲鼎立”、六经实质、研究方法与侧重等问题开展热烈的学术争鸣,在其内部流派竞起,著论宏富,从而促进了伤寒学派的大发展。宋以后仲景方被称为“经方”,尤其是清末民国,出现了“经方派”,主要代表有曹颖甫、章次公、余无言、吴棹仙等。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