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传授

一提起中医院校,人们多会认为这是近代的事,其实早在晋代已有正式的医学教育。南北朝时就已创办了最早的医学校,设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职。隋代设置有专管医学教育的“太医署”,署内分医、药两部,医部又分医、按摩、咒禁三科,各有博士、助教数人教授学生;药部设药园师、主药、药监等,从事药学教学,但这些学校规模不大,制度也不健全。
 
集中进行大规模多学科的医学学校教育是唐太医署的创举,这是中医教育史上的明珠,在世界医学教育史上也占有领先地位。公元624年建立的唐“太医署”,具有现代中医院校的雏形。具体表现在:
 
一、有隶属关系和人员编制:太医署归太常寺管,署内设太医令、太医丞两位领导,有各类员工近400人,其中学生85人。
 
二、医学部设医科、针科、按摩科和咒禁四科,相当于现在中医学院的四个系,其中医科最大。药学部设有“药园”一所,由药园师、药园生种植栽培药材,药园生学习栽培、采集、鉴别和炮制药物,学成后可升任药园师。药园的建立,不仅培养了药学人才,而且成为药材研究基地,也使医学生有熟悉药材的课堂,故世界第一部政府颁行的药典《新修本草》能完成于唐代绝不是偶然的。
 
三、课程设置:先学一段《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脉经》等基础课,再分专业学体疗科(内科)、疮疡科(外科)、少小科(儿科)、耳目口齿科(五官科)和角法科(针灸兼拔火罐科),最后是临床实践阶段。
 
四、修业年限:体疗科为7年,疮疡和少小科各为5年,耳目口齿科为4年,角法科为3年。
 
五、有考试和定职称制度:学生入校先经过考试。在校期间实行月、季、年定期考试,分别由博士(老师)、太医
令、太医丞和太常丞主持,凡业术达到或超过在职医官水平者给予毕业,有正式看病的资格。成绩低劣的,延长至9年;若仍不及格,令其退学。唐严格的考试并不局限于学生,对医师、医正、医工也有考核,这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同时也鞭策在职医官钻研医术,勤于实践,不断进取。职称是根据实际治病的治愈率进行考核评定的,分别授予医师、医正、医工等职称。这种学府中常有一些名医从事教学。唐“太医署”不仅比欧洲著名的萨勒诺医学院早成立两百多年,而且“太医署”的规模之大,分科之细,组织之严,制度之健全都是后者无法相比的。唐代的医学教育并不局限于京城,而是遍及全国,各府州一级也建有地方性医学教育机构,由医药学博士掌管。这反映出当时医学教育很兴旺,还吸引来不少外国留学生。
 
宋朝专管医学教育的机构叫太医局,由国子监管辖,设提举(院长)1人,判局(副院长)2人,并特别规定判局一职要由懂医者担任。学校的组织管理和学生待遇一概“仿太学立法”,这标志着医学教育已纳入国家官学系统。医学校社会地位的提高,吸引了不少儒生学医,大大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学生达300人。他们采取少而精的教学原则,科目分大方脉(内科)、小方科(儿科)、疮肿兼折疡(外科)等九科,课程设置是先学基础理论,再学专科功课,每科有教授1人。特别是王惟一设计铸造了“针灸铜人”,这既是形象的教学模型,又是绝好的考试工具,这种形象化教学手段,至今仍被采用。宋代医学教育实行“三舍法”,即依学习成绩,先“外舍”再“内舍”,然后进入“上舍”的分级教育法。考试完全仿照太学考试办法,每月一次私考,每年一次公试,成绩优秀者补升内舍或上舍。除考试外,还令医学生轮流为其他三学(即太学、律学、武学)学生及各营将士诊治疾病,并记录治疗经过和效果,年终时根据疗效,优秀的递补、奖励;疗效差的开除学籍。那时必须同时通过理论和实际治病能力的考核才准升级或毕业;若痊愈率不到70%要降级,不到50%会被除名。学习和考核注重理论和实践,这确是医学教育的重大进步,虽宋代太医局多次变动,但考试制度一直没变。除中央外,各地也仿太医局开办地方医学校,置医学博士教习医学,有些是以前精通医术的现职官员兼任教师。
 
元代设医学选举司负责医学教育的行政事务,各州县设立医学,三年一试,及格者到中央复试,录取后充任医官。明太医院多选取医家子弟培训三至五年。元明医校设13科,清医学校科目有所减少,清后期在太医院内设教习厅,内教太监,外教进修的御医和医官亲男弟侄。
 
以上种种医传方法,在历史上都发挥过很大作用。从多出人才、出高级人才角度来看,比较而言,“师传”居首,“家传”次之,“自学”再次之;“学府传授”培养学生虽不少,但多当了御医、官医,不能充分施展他们的才能,故很少能成为佼佼者的。
 
西医传入后,对传统中医最具深远意义影响的,当推中医教育的改变,其他变化莫不以此为根源。近代最早的中医学校是温州名医陈虬于1885年创办的利济医学堂,该校已不像旧式中医带徒那样仅习诵原著,而是另编一套教材,又办了配套的利济医院,使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入20世纪以后全国各地陆续开办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中医学校,对培养中医人才和促进中医学术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教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956年开始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成立了中医学院,培养了不少中医学生。自1978年起创办研究生教育以来,已培养出数千名博士、硕士;中医药函大、夜大、带徒、自学考
试等多种办学方式,也出现空前繁盛局面,为中医人才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途径。近年来随着不断教育改革,开办留学生教学基地,必将为21世纪中医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进一步走向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础。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