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

中医对肿瘤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以后历代文献中屡有述及,只是现在发病率明显升高而已。瘤的名称各异,分别称为肿疡、翻花疮、瘿赘、恶疮、岩、噎膈等,唐以后多称为肉瘤、血瘤、骨瘤,良恶性肿瘤均有。

“癌”字最早见于宋《卫济宝书》,最早以“癌”专指恶性肿瘤的是杨士瀛,他最先对乳腺癌、唇癌、皮肤癌、阴茎癌、颈部癌做了细致确切的描述,《证治准绳》中甚至记载了一个罕见的因科举不第而郁闷不乐致乳癌的男病例,但对内脏癌文献少有记录。中医认为肿瘤是由于七情、外邪、饮食起居等引起的气血郁滞所致,主张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散结及全身疗法,必要时割除。在肿瘤内科治法上,《黄帝内经》提出的“坚者消顺,结者散之”的消散攻伐治法一直沿用至今,即用抗肿瘤药攻伐,如斑蝥对肝癌、当归和芦荟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陈实功创造的和荣散坚丸与阿魏化坚膏治失荣(颈部肿瘤)都有一定的作用,同时按辨证施治原则,本着“扶正祛邪”治则,注重整体调节,增强免疫力,这对减轻症状、延长生命都取得了较好疗效。肿瘤外科治法在古代曾有华佗“刳腹破背、抽割积聚”,切除过肠瘤,御医也曾切除过晋景帝眼部肿瘤。对有蒂的瘤子就用腐蚀性药反复涂敷其蒂根部,逐渐使蒂断瘤落。
 
近50年来,中国更大力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如今多数早中期癌症都采用手术—化疗—放疗—中医法,晚期则主要用中药。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癌症最有效,因为中药能祛邪抗癌外,还能调补气血、减轻症状、增加饮食、改善精神状态,发挥补虚扶正培本作用,为西医强攻做好准备。中西医结合在增强疗效,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明显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