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基本知识
核心内容:古典音乐基本乐理和乐器基础知识
中国的古典音乐博大精深,如果不了解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就无法正确地欣赏音乐。
走进中国古典音乐殿堂的第一步是要弄懂何为“声”,何为“音”,何为“乐”。
东汉学者郑玄在《史记·乐书·集解》中指出:“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他认为“声”指单个的音极,“音”就是把“声”按照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正如《礼记·乐本篇》所说:“声成文,谓之音。”故古人常说“知音”难求,不说“知声”难求,可见在古代,“声”和“音”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是“乐”呢?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乐”为“像鼓鼙”,后来语义衍变为“乐舞”之乐和“快乐”之乐。
“宫、商、角、徵、羽”相当于今天简谱中的“1,2,3,5,6”。中国传统采用的音阶,就是用这五个字表示的五声音阶,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七声音阶。这五个音叫作正音,七声音阶中,除了这五个音外,再加上两个偏音。传统的七声音阶有三种,最常见的叫作正声音阶,也叫作“雅乐音阶”或“古音阶”,是由五个正音和“变徵”和“变宫”两声组成。“变徵”相当于简谱中的“4”,“变宫”相当于简谱中的“7”。“变”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的意思是“低”。“变徵”、“变宫”就是比“徵”、“宫”低半个音的音。另外两种如下:一种是由五个正音和“清角”、“变宫”组成的“下徵音阶”,也叫“清乐音阶”或“新音阶”;还有一种叫作“清商音阶”或“燕乐音阶”,由五个正音加“清角”与“清羽”构成。“清”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表示“高”,“清角”比“角”高半个音,“清羽”比“羽”高半个音。
“宫、商、角、徵、羽”来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定论,但在春秋时各种典籍已记载了,所以可以推断它们的出现,不迟于春秋,甚至可推到西周或者商代。为什么用五个音,而不用四个或六个呢?这与“五”这个数字的特殊性有关。“五”在中国古代是个特殊的数字,运用在传统文化的很多方面。
中国传统音乐中有一个名词叫“律”。“律”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衡量音高的标准。中国古代把一个八度之间的音高距离分为十二个半音,称为十二律,其中单数称为“六律”,双数称为“六吕”。名称分别如下:
六律: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六吕: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
中国古人认为阴阳对立,无处不在,所以十二律也分为阴阳两种。十二这个数字在中国古代也比较特殊,因而十二律与十二个月、十二个时辰又联系在了一起。
中国的乐器按照演奏形式分为“吹、打、弹、拉”四大类,但在古代,乐器按照制造材料分类,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合称“八音”。其中金是指用金属制造的乐器,如钟、铃等;石是指用石或玉制造的乐器,如磬;土是指用泥土炼制而成的乐器,如埙和缶;革是指用兽皮制成的乐器,如鼓;丝是指用蚕丝作琴弦的乐器,如琴、瑟等;木是指用木材制成的板、柷、敔等;匏是指用葫芦制作的乐器,如笙、竽;竹则是指用竹子制成的乐器,如箫、篪等。这种分类在开始的时候还能适用,可是随着新乐器的不断涌现,这种分类就显得不甚严谨了,因此在清末的时候,“八音”被废除,改用四分法。
如果你喜欢听戏,还得知道什么是曲牌和曲牌体。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的代表,我们读过许多元曲,例如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等,前面的“越调”、“南吕”是宫调名,“天净沙”、“一枝花”是曲牌,“秋思”和“不伏老”是曲题。曲牌是由词牌发展而来的,采用的是长短不齐的句式。不同的曲牌,有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格律。元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数。刚才举的几个例子都是只包括一个曲牌的“小令”,几个曲牌连缀在一起叫作“套数”。中国古代的戏曲,通常都是套数,它构成了一出戏的音乐和文学结构。这种以曲牌为基础的音乐体制,称为“曲牌体”。例如昆曲采用的就是这种体制。以昆曲《桃花扇》中的《却奁》一折为例,全折由“夜行船”、“步步娇”、“沉醉东风”、“园林好”、“江儿水”、“五供养”、“川拔棹”、“前腔”和“尾声”九个曲牌组成。后来,又出现了运用曲调板式变化而产生不同唱腔的“板腔体”。现代的戏曲,以京剧为代表,采用的都是这种体制。
中国古代最常见的记谱方法是工尺谱。工尺谱因用工尺等字记写音名而得名。记载工尺谱最早的文献见于北宋,可见其历史悠久。关于它的来源,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中国自有,也有人认为来于异国。近代常见的工尺谱,一般是: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5,6,7,1,2,3,4,5,6,7。
高八度谱字以末笔上挑或加单人旁表示。
低八度的谱字除“六”作“合”,“五”作“四”外,其余各谱字都以末笔向下撇表示。工尺谱用“、”或“×”以及“〇、●、△”等表示节拍。记写的格式是竖行,从右至左记写。一些乐曲谱是斜行记的,称为“蓑衣式工尺谱”,例如昆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