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话养生
核心内容:秋季养生基本原则、具体事宜及注意事项
从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为止,这段时间称为秋天。其间经过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个节气,并以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管子》指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夏长”到“秋收”而相应改变。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正如《黄帝内经》里说:“秋冬养阴。”所谓秋冬养阴,是指在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气。
如何在秋季保养体内的阴气呢?关键是要防燥护阴。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每值久晴未雨、气候干燥之际,常易发生燥邪为患。由于肺可呼吸,肺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大肠与皮毛首当其冲,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征。
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最易伤其阴液。肺失津润,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因而宣降失可,轻则干咳少痰,痰黏难咯,重则肺络受伤而出血,见痰中带血。肺中津亏后,因无液以下济于大肠,因而使大便干结难解。
秋令燥气又有温凉之分,一般认为早秋气温尚高,故为温燥;晚秋气温下降,故为凉燥,无论温凉,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但二者在临床上还是有区别的,温燥伤人,常表现为不恶寒或微恶寒,发热较明显,脉呈细数;而凉燥伤人,则常不发热或微发热,反之,恶寒较明显,脉多不数。
以上从总的原则上阐述秋天防燥邪伤人、烦躁护阴。另外,秋季人们还须注意这一季节对心理养生的影响。宋代大养生家陈直说:“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所谓凄风惨雨,是形容在秋风扫落叶之后,当人们身临草枯叶落、花木凋零的深夜之时,此时霜降己至,自然界的秋风、秋雨常令人出现秋愁。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常易在他们心中引起萧条、凄凉、垂暮之感,勾起忧郁的心绪。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曹雪芹也有“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的动人诗句,还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缘何秋风秋雨愁煞人呢?
医学研究证明,在人的大脑中,有个叫松果体的腺体,分泌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还可使人消沉抑郁,而阳光则使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反之,秋凉以后,常常是阴沉沉的天气,阳光少且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对增多。此外,“褪黑激素”还有调节人体内其他激素(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作用。这样,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受到抑制,生理浓度相对降低。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等又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它们如相对减少,就使细胞“瘫痪懒散”,人们也因此而情绪低沉、多愁善感了。
由上可知,秋天的“秋风秋雨”易引起人们的情绪低落。那么,怎样克服这种情况呢?其一是要让阳光围绕着你,在工作场所,要争取照明充分;第二,当情绪不好时,最好的方法是转移一下注意力,去参加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散步等,或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用肌肉的紧张去消除精神的紧张,这是因为运动能改善不良情绪,使人精神愉快。有条件的最好去旅游,去游山玩水,因为临水使人开朗,游山使人幽静,泛舟水中,怡然自得,年轻的攀山登岩,历练意志。此外,还可采取琴棋书画易情法,正如吴师机在《理瀹骈文》里说:“七情之病也,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因此,当处于“秋风秋雨愁煞人”,可以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戏剧,或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这样,苦闷的情绪也随之而消。
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黄帝内经》里曾明确指出了秋天精神调神的具体原则,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意思是说,在秋天里,人们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宁,只有这样才能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还要注意不断地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并不使神志外驰,以保肺之清肃之气,这就是顺应秋季季节特点,在精神上养收的方法。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秋天精神调养的原则,即要做到清静养神,而要达到这一点,办法是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