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概述
1910年,“小歌班”进入杭州。1917年到达上海。20世纪20年代初,“小歌班”被称为“绍兴文戏”。1923年7月,嵊县施家岙开办了第一个小歌班女班,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现。这一时期,除男班、女班外,还有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1938年,名伶姚水娟吸收一些文化人来参与对越剧的变革,并称之为“改良文戏”,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是被称为越剧四大名旦的“三花一娟”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小生有竺素娥、屠杏花、李艳芳;青年演员如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范瑞娟、傅全香等也都已崭露头角。这一时期越剧的主要编剧有樊篱、闻钟、胡知非、陶贤、刘涛等。
1942年10月,袁雪芬和于吟、韩义、蓝流、白涛、肖章、吕仲、南薇、徐进等编导带领新文艺工作者对越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改革,创造了“新越剧”。在他们的带领下,尹桂芳、竺水招以及上海一些越剧团都对粤剧进行了改革。
越剧改革在唱腔方面有着重大的突破,“新越剧”在实践中扩大了表现内容,原来较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已不能适应表演的需要。1943年11月袁雪芬主演的《香妃》和1945年1月范瑞娟主演《梁祝哀史》都在琴师周宝财的合作下分别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两种曲调皆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流派唱腔。
越剧开始在表演方面积极向话剧、电影学习,采用其真实、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表演方法,向昆曲、京剧学习优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在新角色的创造中融合二者之长,逐渐形成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风格。
在舞台美术方面,越剧采用立体布景、五彩灯光、音响和油彩化妆,服装式样也通常是结合剧情专门设计,其色彩、质料柔和淡雅,这些都成为越剧艺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20世纪40年代的越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建立起了正规的编、导、演、音、美高度综合的艺术机制,观众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除了原来的家庭妇女外,还吸引了大批的女工和女学生。
越剧的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越剧各流派在曲调的组织上都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特别是起调、落调,句间、句尾的拖腔,包括旋律上的不断反复、变化的特征乐汇和惯用音调等,更是体现各流派唱腔艺术特征的核心和关键。越剧流派各自的独特个性,都是通过唱字、唱声、唱情等表现出来的。各个流派在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等方面都各有各的韵味。为了表现自己的不同唱腔色彩,各个流派在细微之处都下了很大功夫,甚至于有些特殊演唱形态连曲谱都无法记录了。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