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
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但文献记载中称畲族为“畲人”,意思指在山里搭棚而住的人。
公元 7 世纪初,畲族人民就已经劳动、生息、繁衍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当时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
畲族概况
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畲”(shē),意为刀耕火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为“畲族”。
全国只有一个畲族自治县,位于浙南山区,景宁畲族源于唐永泰二年(766),从闽迁居浙西南时落户景宁,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因此,景宁又称为中国畲乡。
畲族文化
勤劳淳朴的畲族妇女,不但是生产能手,也是编织刺绣的能工巧匠。她们手工艺品种类丰富,色彩斑斓,风格独特。彩带案花纹多样,配色美观大方。编织的斗笠,花纹细巧,工艺精致,配以水红绸带、白带及各色珠子,更富有民族特色,是畲族妇女最喜爱的装饰品。畲族姑娘精心织绣的绣帕或彩带,送给心爱的情侣,是最好的定情物。
畲族的编织工艺最受赞誉的是彩带和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妇女的传统服饰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衣尚青、蓝色,多着自织的苎麻布,衣右襟和袖口镶花边,色彩斑斓绚丽。服装款式有福鼎式、霞浦式、福安式、罗连式和丽水式之分。福鼎式通常称福宁东路装,上衣分大领和小领。多用水红、水绿做底色,加绣花纹。霞浦式又称福宁西路装,流行于霞浦县西、南、中部和东部畲村以及福安东部地区。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是“凤凰装”。
畲族节日
畲族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的三月初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馃作为祭品。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但无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畲族举行庆典活动。其主要活动是去野外踏青,吃乌米饭,以缅怀祖先,亦称“乌饭节”。
畲族歌舞
畲歌,潮汕人把用方言唱出来的歌谣,统称为“畲歌”。“畲歌”的含义其实就等同于“潮州歌”。其一般格式为七言一句,四句为一“条(首)”,每条成一个乐段,亦即一个叶韵单位。这一格式完全被今天的“潮州歌册”采用。
现在的潮汕农村中还有“斗歌”遗风。斗歌的序歌部分:“畲歌畲哩哩,欲唱畲歌行磨边(意为“靠近来”);一千八百哩来斗,一百几十勿磨边。”或者:“畲歌畲挨挨,欲斗畲歌行磨来;一千八百哩来斗,一百几十勿磨来。”接着,歌手们便你一条我一条地“斗”起来。这种斗歌形式,乃源于畲族的盘诗会。
畲族象征图案:凤戏牡丹
相传畲族始祖盘瓠王因平寇有功,高辛帝将他招为驸马。成亲时,帝后娘娘送给公主一顶美丽的凤冠和一件嵌有珠宝的凤衣,祝福女儿像凤凰一样,生活幸福、吉祥如意。从此,凤凰成为畲族万事如意的象征。畲族妇女喜欢穿凤凰装,头饰像凤凰鸟冠,衣服的花边、围裙等都绣有凤凰图案。牡丹象征富贵吉祥。凤戏牡丹图案表现了畲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