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

傈僳族起源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分人进入缅甸,一部分人迁到老掴、泰国等地。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在历史进程中,融进了傈僳族不少其他民族的血缘。
 
傈僳族民居
 
傈僳族的传统民居是竹楼,简单、实用,它既可以防湿、防兽,又便于搬迁和兴建。一座新竹楼在一天之内就要建成,否则认为是不吉利。建时就地取材,全寨相助。新竹楼一旦落成,寨中男女老少便前来祝贺,主人也殷勤地款待大家,摆上各种食物,斟满水酒向大家表示感谢,全村寨的男女老少开怀畅饮,尽情歌舞。
 
傈僳族服饰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非常美观大方。服装的样式有两种:一种上着短衫,下穿裙子,裙长及脚踝,裙褶很多;另一种上着短衫,下着裤子,裤子外面前后系小围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各地傈僳族男子服饰都是麻布长衫或短衫,裤长及膝,有的以青布包头,有的蓄发辫缠于脑后。头人或个别富裕之家的男子,左耳戴一串大红珊瑚,以示其社会地位。所有成年男子都喜欢左腰佩砍刀,右腰挂箭包,箭包多以熊皮、猴皮制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傈僳族的服饰原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麻布已经几乎绝迹。
 
傈僳族节日
 
傈僳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阔时节”“新米节”“刀杆节”“火把节”“收获节”“澡塘会”“拉歌节”“射弩会”等。“阔时节”,亦作“盍什节”。“阔时”是傈僳语音译,“岁首”“新年”之意,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过去多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日期,故各地没有统一确定的日期。一般多在公历12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举行。1993年12月,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决定,每年12月20至22日为阔时节,以便让各地傈僳族同胞能同迎新年,共庆佳节。
 
刀杆节在傈僳族农历二月初八,相传是为纪念一位对傈僳族施以重恩的古代汉族英雄。傈僳族人民把这位英雄献身的忌日定为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并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仪式,表达愿赴汤蹈火相报的情感。如今,这项惊险的传统祭奠仪式已演变为傈僳族好汉表演绝技的体育活动。
 
澡塘会又称“春浴节”,也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盛会,现多于傈僳新年的正月举行。
 
傈僳族象征图案:弩
 
弩是傈僳族男子的传统狩猎工具,赛刀比弩,互相赠弩,有比赛射击、增进友情等多种寓意。傈僳族的火塘是家庭活动的中心,也是神圣的场所。架设铁锅的铁三角是傈僳族的家庭保护神,有稳定、平安、纯洁之意蕴。贝壳是女性装饰物,表示美丽端庄。弩、铁三角和贝壳所组成的图案表示男女和合,勤劳智慧,团结平安。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