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主张“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因为他不擅长处理邻里关系吗?

我国有一句谚语叫作“远亲不如近邻”,人们由于住得很近,可以在遇到难处时互相帮助,这也正是古人重视与邻居搞好关系,乃至主动选择邻居的原因。然而,老子却主张住处邻近的人们最好“老死不相往来”。
 
他认为,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能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由于生活上的需求很少,不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因而无须过多地思考,以至于产生互相算计、互相攻击的念头。
 
老子的主张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在老子生活的时代,诸侯国之间经常爆发战争,给人民带来无尽的苦难。因此,老子强调清静自然,希望以能满足个人基本需求的简单生活来削弱人们的欲望,通过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来往,让社会回到自然淳朴的状态,认为这样就可以改变社会上你争我夺、朝不保夕的现象。但必须说明的是,老子对于小国寡民的向往和追求虽然是出于他的良好用意,但却是不可能实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人与人的关系,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不是社会的倒退,而是社会的进步。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