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世家 样式雷 样式雷指清代雷发达家族7代都是清代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因此被世人称为样式雷。 在清代200多年间,7代样式雷都为设计修建皇家建筑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们设计修建的建筑包括畅春园、圆明园、静宜园、清漪园、颐和园、北海、中海、南海以及京西的王府、御道、河堤等,他们遗留下来的作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就有故宫、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等。另外,像中南海中毛泽东主席住过的菊香书院、周恩来总理住过的西花厅等,也都是样式雷设计的。据2003年11月27日的《北京青年报》报道,世界有两成的世界文化遗产出自样式雷的手中。 样式雷的第一代为雷发达。清初...
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又称白木雕,即其雕以木材的天然色泽为特色,因起源于浙江东阳而得名。东阳木雕的发展,自唐迄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 东阳木雕具有唐代遗风,在宋代又是刻书中心,明代东阳木雕则多用在建筑装饰上。另外民间器物木雕也很发达。清代乾隆年间有400多位东阳木雕匠师应征入京修缮宫殿和木器家具。东阳木雕多取材于人物、山水、鸟兽、花卉、虫鱼。人物多是民间神话戏曲故事。一般建筑上楣、斗拱、插尾、梁锁等都饰有深雕;而门窗堂板、锁腰、大肚板、天头则饰以浅雕;窗格、栏杆、廊檐多饰以镂雕。东阳木雕以浮雕最普遍,深...
扬州漆器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扬州许多汉代墓葬中出土了多达近万件的漆器及其残片,器物中有碗、盘、壶、勺、耳杯等饮食用具,奁、案、几、箱、枕、尺、梳、篦、魁、笥等日常用品,琴、俑、砚、盒、弓背、剑鞘、箭服等文房、器械用品,还有漆棺、椁、面罩等丧葬用具,器形繁多,体现了广泛的用途。其装饰工艺则有彩绘、针刻、贴金、金银嵌等类别。其胎骨以木制为最多,有关学者称扬州为我国木胎漆器的发源地。另外还有不少以干漆夹为胎的,世称脱胎漆,尚有少量竹胎、铜胎、皮胎制器。 从现有的文献记载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扬州漆器就享誉海内。隋唐时期,扬州漆器工艺格外精致...
山西剪纸 民间剪纸产生在劳动者之中,劳动者的审美情趣又直接受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山西的剪纸就以其所表现的特有的地域习俗与人文心态,显示出了极高的审美价值。 剪纸在民间的流行,往往伴随着生辰、婚嫁、丧葬、喜庆节日和日常生活。生活习俗是促进剪纸发展的社会因素,同时又形成了丰富的剪纸内容和不同的剪纸样式。山西吕梁地区的剪纸含有汉代石刻艺术所具有的质朴、粗犷、雄浑、博大之气;晋南剪纸刀笔遒劲,酣畅淋漓,且具有粗中见细、拙中藏巧的特点;雁北的广灵、灵邱剪纸凝重而艳丽,既有塞外之野趣,又存关内之隽秀;而地处山西腹地的晋中剪纸,则...
宜兴紫砂壶 中国人早就将喝茶看作是一种艺术,因而不但讲究茶的品质,同时也十分注重茶具。在众多的茶具中,紫砂壶的历史虽然比不上越窑、建窑、定窑等唐宋时期的著名茶器,但自创始起就备受茶人推崇,在以茶为国饮的中国,博得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尤其是宜兴的紫砂壶最为名贵。如明万历年间的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在其笔记《时尚篇》就记载: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然皆吴人。瓦瓶(紫砂壶)如龚春、时大彬,价至二三千钱,龚春尤称难得。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也曾说过:茗注(泡茶之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又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评茶)必用宜壶。称颂宜兴紫砂壶是最为理想...
苏绣和湘绣 刺绣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苏绣、蜀绣、粤绣、湘绣并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绣,驰名中外。苏绣素以绣工精细、针法活泼、图案秀丽、色彩雅洁的艺术风格著称;蜀绣针法严谨、针脚平齐、片线光明、色彩明快,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粤绣以色彩富丽堂皇著称;湘绣是一种极富民族风格的刺绣工艺,图案生动逼真。四大名绣各具特色,相得益彰,是中华传统工艺的瑰宝。这里主要介绍苏绣和湘绣。 苏绣 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品的总称。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无锡、常州、扬州、宿迁、东台等地。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
壮锦 壮锦是壮族人民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织品,它用细纱和色丝线织成,以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绚丽和结实耐用著称,可用作被面、台布、背带、围裙、手提袋等,与湘绣、蜀锦齐名,驰名中外。 壮族纺织业历史悠久,早在汉代,便能织造出细者宜暑,柔熟者可御寒的峒布。至唐代,壮族的蕉布、竹子布、吉贝布、斑布、丝布等已成为宫廷贡品。宋代,壮族的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除普通的布帛以外,还出现了丝、麻、丝棉交织的锦。到了明清时期,壮锦已发展到用多种色彩的绒线编织,并成为壮族人民广泛使用的民族工艺美术织品。 壮锦是在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
扎染工艺 扎染古称绞洁染,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初见于魏晋南北朝,盛行于唐代,至北宋仁宗皇帝时,因扎染服装奢侈费工,下令禁绝,使扎染工艺一度失传。 扎染分扎绞和逢绞两大类。扎绞又称鱼子结,用线在米粒大的小点上顺序环绕打四道线结,工艺要求高,产品富有立体感和弹性。逢绞是用针线按设计好的图案造型穿行,抽紧而染,文饰活泼大方,韵味生动自然。 扎染产品丰富多彩,既有时装、领带、围巾、拎包等日用品,也有和服、腰带、壁挂等珍贵工艺品;既有丝绸产品,也有棉麻织物。 大理民族扎染采用民间图案,通过对传统的扎染工艺进一步渲染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化、抽象化和实...
明代家具 明代家具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古代家具。 在造型方面,明代家具局部与局部之间、装饰与整体形态之间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它们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无与伦比地匀称、协调,与其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毫不感到累赘。并且,明代家具的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明代家具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在结构方面,明代家具做工精细、设计严谨。它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做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
官窑和私窑 宋代是瓷的时代,生产规模很大。曾形成八大窑系:北方定窑、磁州窑、均窑、耀州窑;南方景德镇窑、越窑、龙泉窑和建窑。各具特色,争芳斗艳。官窖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 我国古代的官窑有两种指称,一种是指官办的瓷窑,这种瓷窑生产出来的产品专供宫廷使用。这种官窑相对于私窑而言。五代和北宋的越窑是最早的官窑;明清时期在景德镇所设的瓷窑也是官窑。另一种是专指两宋以官窑命名的瓷窑,主要有北宋的汴京官窑以及南宋的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 官窑生产的青瓷的釉色以粉青为上,色调淡雅含蓄,紫口铁足,并有蟹爪纹开片。紫口是因为口边釉层稀薄,呈现紫色的胎骨,足部无...
钧瓷的特别之处 钧瓷产于河南省禹县,因禹县古时称钧州而得名。钧是古代制陶转轮的名称,也是禹县神厚镇上的一座古台。 神厚一带蕴藏着丰富的瓷土、釉和煤。烧制钧瓷的艺人们在瓷胎上涂上一种灰白的釉料,不绘制任何图案,但是当瓷胎在窑中燃烧之后,釉料呈现五光十色。据说,钧瓷始开彩釉先河,从钧瓷以后,瓷器由青、白二色变得五色斑斓。但即使是有经验的老艺人在事先也说不出将会变出什么色来,而且每件瓷器釉色中所含铜以及其他成分使釉色变化之大以至没有两件能是完全相同的,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这一奇特的窑变无从,钧器无对现象,使以神、奇、妙、绝为特色的钧瓷成为中国宋代名...
闻名世界的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在汉代绿、褐釉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彩陶工艺品。主要由黄、绿、白三色釉彩涂胎,也有二彩、四彩的,但总称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制陶技术发展的高峰,当时就闻名于中外。它汲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自然垂流、相互渗化,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做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
漆器 中国漆器制造已经有7000余年的历史了,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明代隆庆年间的《髹饰录》里记述了中国古代漆器艺术的发展。 漆,这一涂料不仅色泽明艳,而且具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性能,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开始使用。中国古人用漆在木头、织物、金属、竹篾、皮革等材料做成的器物胎骨上涂饰,并装饰图案花纹,制作成各种各样精美的漆器。古代对漆器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螺钿漆器:用经过研磨、裁切的贝壳薄片作为镶嵌纹饰的漆器,最早见于西周漆器中的蚌组花纹,唐代达到很高的水平。 脱胎漆器:用生漆将丝绸、麻布等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