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四季及不同人群饮茶基本知识,饮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应避免的错误饮茶方式
 
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四季极为分明,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如能根据茶叶的性能功效,随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茶叶品种,更能发挥茶叶的保健作用。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整个自然界充满了生机。人体和大自然一样,正处于抒发之际,但美中不足的是,人们时常感到困倦乏力,即所谓的春困现象。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精神焕发才能使一年有好的开始,此时适宜饮花茶提神,如茉莉花茶和桂花茶等。因为花茶味甘凉,且具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茶中珍品,“花引茶香,相得益彰”,其香气浓烈,爽而不浊,可令人精神振奋,提高人体机能效率,有消除春困的作用。因此,中医认为,春天适宜喝花茶。
 
夏天,骄阳高照,气候炎热,人体内津液消耗大,容易精神不振,此时宜饮龙井、毛峰、碧螺春等绿茶。因为绿茶属未发酵类茶,茶味略苦,性寒,具有消热、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强心提神的功能。此外,绿茶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还具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等药用价值。其茶汤清鲜爽口,香气清幽,滋味甘香,略带苦寒味,夏日常饮,能清热解暑,强身益体。
 
秋天,花木凋落,金风萧瑟,气候干燥,人容易感到口干舌燥、嘴唇干裂,这时宜饮用铁观音等青茶。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醇厚。茶性不寒不热,适合秋天气候,常饮能润肤、益肺、生津、润喉,并有效清除体内余热,恢复津液。其叶片色泽青褐,冲泡后可看到叶片中间呈青色,叶缘呈红色,素有“青叶红镶边”之美称。
 
冬天,天气寒冷,万物蛰伏,寒气较重,人体生理功能减退,阳气渐弱,对能量与营养要求较高,此时宜喝祁红、滇红等红茶。红茶干茶呈黑色,冲泡后叶红汤红,醇厚干温,可加入奶、糖作调味料,茶香不改。红茶属全发酵茶,性甘温,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分,饮之可生热暖腹,善蓄阳气,御寒保暖,提高抗病能力。因此,中医认为:“时届寒冬,万物生机闭藏,人的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养生之道,贵乎御寒保暖。”此外,冬季人们进食油腻食品增多,饮用红茶还可去油腻、开胃口、助养生。可见,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是有医学依据的。
 
饮茶除了四季有别外,从茶叶营养角度来讲,不同的人群在饮茶时还要注意不同的问题。中国目前茶叶的主要消费群体是老年人,一般说来,未经高温炒烤和混有添加物的绿茶,较适合老年人饮用,因为从总体上看,此类绿茶在降脂、抗癌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
 
此外,老年人还可根据病情和体质,配制适合自己的药茶。例如,如果血脂过高,可在茶叶中加入三七叶;如果气虚,可在茶叶中加入人参片;如果经常口干舌燥,可在茶叶中加入麦冬。由于老年人对咖啡碱的耐受能力较弱,要特别注意饮茶的时间。早上起来,不能空腹喝茶,最好用牛奶、豆浆等饮品代替;吃完早餐后半小时,喝茶能提神;中午吃完饭后,可喝淡茶;晚饭后则不能再喝茶,避免过于兴奋而影响睡眠质量。
 
女性也是重要的茶叶消费群体。由于体质的特殊性,女性在非常时期一般不适宜喝茶。例如,处于行经期时,女性应该多吃富含铁的食品以补血,而茶叶中的鞣酸会和食物中的铁分子结合,产生沉淀,影响食物的补血作用;处于妊娠期时,茶叶中的咖啡碱会使孕妇的心跳加速,增加妊娠中毒的危险性;处于临产期时,咖啡碱会导致心悸、失眠,使孕妇感到精神疲劳;处于哺乳期时,由于鞣酸有收敛的作用,会抑制乳腺分泌。因此,女性处于行经期、妊娠期、临产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均不适宜喝茶。
 
俗话说:“当家度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性。
 
茶可以提神醒脑、促进消化,有益于人体的健康。但如果所饮之茶过浓,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一般来说,如果经常性地大量饮用浓茶,容易出现身体不适。因为浓茶容易稀释胃液,影响消化,不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会导致便秘甚至血压升高、心力衰竭等症状。因此,“淡茶养身,浓茶伤身”,饮茶应弃“浓”择“淡”。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茶能解酒”的说法,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常常以浓茶醒酒,将解酒当作是饮茶的重要功效。然而,科学研究表明,茶不仅不能解酒,反而还可能加重酒醉的症状。因为酒精对心血管有强烈的刺激性,而浓茶同样也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如果茶和酒一起刺激心脏,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因此,以浓茶解酒的做法是不妥当的,如果要醒酒,可吃些水果,如苹果、柑橘之类,不然也可以喝果汁或糖水。
 
此外,以茶服药也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茶叶中的成分会和药物发生反应,降低药物的疗效。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枸橼淀酸铁、硫酸亚铁,所含的亚铁离子会和茶叶中的鞣酸发生沉淀,不仅妨碍铁的吸收,还会引起腹痛、便秘;含生物碱的药物,如阿托品、利血平、麻黄碱、可待因、元胡、黄连等,都可以和鞣酸发生沉淀,降低药物疗效;此外,茶叶中的咖啡碱对一些镇静药、镇咳药会有抵抗作用,影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