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论篇原文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着为筋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会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会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会...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本篇主要论述了多种痹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分类、治疗方法及预后等要素,是论述痹病的专篇,所以名为“痹论”。痹病,是一种由于邪风侵袭于人体肌肉骨节经络之间,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或痹阻不通,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活动不便的病证。
本篇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论述痹病的含义,并指出其发病原因;二、从成因、四时、位置等不同角度对痹病进行分类归纳;三、说明痹病的发生与身体内部的血气失调有关;四、讲述痹病的性质、发病部位和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