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揵之术解读及案例

《内揵篇》的主旨所在,是为人们提供一些君臣相处之道。为君的明鉴清醒,纳言不苟,做臣的进谏及时,进退有序,君臣之间就能和谐相处。君臣关系的亲疏好坏,关键在于感情是否相合,志趣是否相投。
 
1.思维敏捷,随机应变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陪伴君王随时有杀身之祸,因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又经常喜怒无常,君威难测。关系好就会平步青云,关系不好就会惹来灾祸。确实如扬雄《解嘲》所说:“旦握权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智谋之士要游说君王,就要言行谨慎,头脑灵活。
 
应付突然事件要随机应变,才能全身而退。这是鬼谷子在《内揵》篇中提到的思想观点。
 
有一天,晋文公举行晚宴。厨师上了一盘烤肉。晋文公正要吃,发现肉上绕有毛发,便把厨师叫来,厉声呵斥:“肉上绕着毛发,你想噎死寡人吗?”厨师大惊,赶忙磕头跪地请罪说:“我有三条死罪,请大王惩罚:用磨刀石磨刀,磨得非常锋利,切肉能断,毛发却切不断,这是其一;用木棍穿肉却看不见毛发,这是其二;用炽烈的炉火烤熟了肉,毛发却没烧掉,这是其三。”听到这里,文公明白了是有人在陷害厨师。
 
厨师无端被责骂,自知受冤,但很快冷静下来,自列罪状申诉冤屈。这种方式,显然比直接喊冤好得多。故事中的厨师,依靠随机应变躲过了灾祸。可见,面临突然事件,想办法把自己想说的,找机会表达出来,灵活控制局面才能有利于自己。
 
这种君臣之道,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的职场上。当不被上级看好,或遭到打击和羞辱时,是据理力争,还是忍气吞声?一般情况下,需要忍耐一时反省自我,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因为,上级固然有猜疑、武断等毛病,但如果自己把握得当,定位准确,掌握沟通的技巧,结果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这时,伴君未必是伴“虎”,也可能是伴“父”、伴“友”。
 
比如,上司注重结果,汇报工作就不要事无巨细;上司喜欢控制流程,就不能办完事情才汇报。许多在职场获得提升的人,都是因为弄懂了“让上级放心才好做事”的道理。
 
这需要多和上级接触,多让上级了解自己。平时接触少,犯错的几率就高。平日了解多,容忍犯错的弹性与授权的空间就大。
 
 此外,作为领导的心腹爱将,大多深受领导信任和依赖,有“我办事,你放心”的存在感。凡心腹多少拥有如下特征:自信、和领导接触多、关系轻松、爱提建议、敢于表达不同意见、主人翁意识强、时刻维护领导。要成为上司的心腹,就要投其所好。心腹办事利落、省心,能主动替老板分担压力;作为得力助手的同时,也是上级的盟友及安慰者。
 
 2.择主而投,反对愚忠
 
 提到儒家思想,人们就会联想到“忠心耿耿”,并以此作为信条。有座右铭曰:“待人应守儒家之忠诚,治世应持法家之严明,创业酌用兵家之权变,养心可奉释家之超脱,行文当如纵横家之灵活,读书当如墨家之兼爱。”纵观历史,忠诚可表现为对君主,对朋友尽心尽力,乃至赴汤蹈火,鞠躬尽瘁。《说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忠,是一种对人对事应有的品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其对象较为广泛,对分内之事,对亲、师、友、君所交代的事都要尽心。
 
 当然,这忠并非无原则的忠。如果君主昏聩无能,朋友性劣无耻,对这样的人忠诚,那就只能说是愚忠了。对于愚忠,鬼谷子显然是持反对态度的。他认为,如果“上暗不治,下乱不寤”,就要“反”;自己不被重视,就要“飞”。一反一飞,表明了纵横家对于儒家思想“忠孝仁义”的批判态度。
 
 末世无英才,贤者或隐于市,或被奸人陷害。一个朝代君主贤明,就会人才济济。治世之君大多能识正直之臣。有一次,唐太宗问谏议大夫魏征:“历代君主,为何有的明智,有的昏庸?”魏征说:“能够听取各方意见,就是明智;片面听取个别之言,就是昏庸。广泛听取意见,就能了解下情,不被蒙蔽。
 
 ”在明君面前,正人君子可以获取功名和威望。在昏君面前,这种正直就是找死,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当朝政黑暗,动乱形势不可逆转时,就要防止深陷其中,当机立断,该退即退,远离黑暗,隐身自保。若要逆流而上,只会受到损害。比如,商纣王的叔叔比干,不断向纣王进谏,希望他回头是岸,最终却被纣王残害
 。
总之,君子应有洞察先机之明,在事情还未发展成恶果时就有所觉察,并果断决策决定去留。就像倦鸟归巢,太阳刚刚落山,尚未收尽余晖时,就预做行动。并不是等到完全天黑后才往回飞,这样就会遭遇凶险。可见,作为纵横四方的游说之士,更应该吸取教训洞察先机,及时行动以求自保。
 
3.进退之间,适当取舍
 
良禽择木而栖,人要善于选择。一旦找到用武之地,就要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如果局势不利,就要果断放手,急流勇退。沉迷于权势,陷入不耽实际的幻想,终会引来灾祸。
 
春秋时,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此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范蠡等人的辅助下,最终励精图治,复仇成功。吴王夫差也被逼自杀。吴国灭亡后,范蠡早早辞掉了官职,远离了是非场所,泛舟河海之上,遁迹于江湖之外。据说定居于山东菏泽的“陶城”,成了有名的富商,是为“陶朱公”。
 
范蠡离开越国后,曾给好友文种写信,劝他放弃权势。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种没有听取范蠡的建议,认为越王不会那么绝情。后来,越王听信谗言,怀疑文种不忠,真的逼他自杀了。范蠡和文种对待名禄的态度不同,结局也大相径庭。这对于热衷于功名的人来说,是有借鉴意义的。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年,终报大仇。但他心胸狭窄,连同生死、共患难的大臣文种都不放过。范蠡有先见之明,他深知勾践的为人,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才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相比之下,文种的想法就未免太过天真了。
 
人是会思想的动物。懂得进退之道,能够适当取舍,就会生活愉悦,精神充实。反之,对于事物总有非分之想,企盼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是修身养性的大敌。可以说,这是人性的弱点,如果不善于克制自我,任凭欲望的野草蔓延丛生,必然误入歧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葬送前程
 
。自古到今,贪心是人的大敌。在商业社会,赚钱发财似乎是大家共同的目标。但人人都欲海难填,想获取更多。一个人过于贪心,就会缺乏原则;官员过于贪心,将会丧失前途;商人过于贪心,就会失去伙伴,生意惨淡。所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诱惑多多,可以说到处是陷阱。因此,要学会克制自我,戒贪戒躁。
 
4.揣测心意,有效说服
 
《内揵》篇曰:“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意思是要想说服他人,必要暗中揣测对方心意;要谋划事情,必要顺势而为,顺其自然,才能水到渠成。“上下之交,必以内情相得,方不失为君臣相亲之道。”君臣相交,动机各不相同,必须以情为重,仁义宽容则产生情谊。这句话体现了本篇的旨要,也是鬼谷子施展谋略的思想基础。
 
战国时,齐宣王一心想完成称霸大业,于是向孟子请教:“怎样才能统一天下,我能否统一天下?”孟子说:“能。我听说,有一次新钟铸成,准备杀牛祭钟,你看见牛在发抖,感觉不忍,不让杀牛,有这回事吧?”齐宣王答:“是有这回事。”孟子说:“大王,凭你这种恻隐之心,就可以行王道,统一天下。”齐宣王听了很高兴,孟子接着说:“问题是你肯不肯干罢了。有人说:‘我的力气能举起千斤之物,却举不起一根羽毛;我的眼睛能看清鸟兽毫毛,却看不见满车木柴。’您相信这句话是真的吗?”
 
齐宣王答:“当然不信”孟子说,“大王的恩惠足以推到禽兽身上,却推不到百姓身上,这和不肯举一根羽毛和看不见一车木柴一样,同样叫人不能相信。如今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是因为你根本不关心,而不是不能做到。所以说,你能完成王道霸业,也能统一天下,问题是你愿不愿意去做,而不是做不到。”
 
齐宣王说:“这有什么区别呢?”孟子说:“要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说我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要为老年人折根树枝,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做。大王你没有做到用道德来统一天下,不是不能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而是不愿为老年人折树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了这一点,天下便容易治理了。古圣贤因为善于推广自身的德行,所以远远超过众人。如今大王的恩惠能够施及动物,却不能施及百姓,这是为何呢?”
 
孟子在与齐宣王对话时,充分运用了论辩技巧,既给齐宣王留够了面子,也使他领悟了其中道理。宣扬保民而施行王道,列举生动比喻形象,可见孟子善于揣摩听者之心,懂得取悦于对方以使谈话继续。然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问题有正反夹杂,有明知故问,变化多端;一接一问,使谈话的内容层层深入,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5.进献计谋,巧言连横
 
内揵”,关键是拉近与游说者的距离,找准对方的心理契合点,让对方有认同感,从内心去打动对方,然后再提出建议和谋略,进而影响对方的决策。这是纵横家进献计谋的方法。
 
战国时的张仪最善于运用“内揵术”。秦惠王时,张仪用“连横”的方式对付诸侯国的“合纵”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劝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又瓦解了齐楚同盟,迫使楚国与秦国结盟。然后说服燕王献上城池,亲秦弃赵,实现了连横策略。劝说赵国则利用外交上的优势,从全局分析。张仪巧施计策说服六国,破除“合纵”策略,是因为找到各国君主的软肋所在,揣测他们的不同心思,根据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突破口,这是他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游说是为了让对方听从自己的建议,使局势为我所控。这就要知道对方内心所想,再从其利益出发,使对方认同自己的观点。这是“内揵术”的关键所在。鬼谷子认为,说话办事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就要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然后根据实情制定策略。如果还没充分准备就盲目行动,必然遭遇失败。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故事。狐狸不小心掉进井里,爬不上去。正好山羊渴了,来到井边,发现了狐狸,便问:“井水好喝吗?”狐狸说:“井水很甜,赶紧跳下来喝吧。”山羊一听就相信了,于是“扑通”一声跳下来。
 
山羊跳下去后,才发现上不去了。狐狸说:“我有个办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壁上,我踩着你跳上去,再拉你出来,我们就得救了。”山羊同意了。狐狸跳出井口,就不管山羊了。山羊骂狐狸不守信用。狐狸说:“喂,伙计,如果你的头脑和你的胡须一样完美,就不会在没想到上来的办法前就跳下去了。”
 
事先不了解情况而盲目行动,就会陷入困境无法自救。聪明人在行动之前会把情况调查清楚,并预见到事情的结果。人际交往既存矛盾,也存在合作。只有看透对方,才不至于陷入误区。在商业领域,鬼谷子的话同样适用。搞好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基础和前提。调查研究可以提高认识水平,由此更好掌握全局和指导工作。企业或个人在投资前,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在掌握正确信息的基础上做决策,就会最大限度获取效益。
 
6.内部和谐,团队协作鬼谷子权术谋略的实施,以君臣之间感情融洽为基础。
 
君臣上下相交,必须情感相得,才能彼此接纳意见,这是君臣相亲相近的至理名言,也说明了内部团结的重要性。《内揵》篇:“欲合者用因,欲去者用处。处因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曰楗而内合。”
 
向君主提建议,要揣摩对方心里,切中时宜,才能方便自己,以灵活变化求得认同,就容易改进事宜,进献谋策。在谈话中找到突破口,寻找有意义的话题引起对方的兴趣,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交流,就有了心理基础,话就能够说到对方心里,进一步“通情”而“达理”。“得其情,乃制其术”,这是《内揵》篇提到的重要一点。掌握了信息或情报,就有利于制定对策,展开行动。这不仅适合于古代谋士游说帝王的活动,对于现代商战也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工作中,有时候需要向上司提一些建议或计划。然而,人们常为进献计策不受重视、不被采纳而苦恼,特别是在上司断然拒绝后。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通常以“我”而不是“我们”的角度来陈述事情或者观点。这样做往往会引起听者对自我的防御性保护,没人愿意提携与自己一样自负的家伙。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口才”一味奉承和附和上司,也不可能留下良好的印象。所以,要保持独立的人格,不要降低身份来争取上司的重视与尊敬。
 
要在人际交往中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除了以情理打动对方外,还要讲究策略,提建议时要尽量委婉一点。当他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委婉语应用于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仅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更是协调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这是实现目的的有效表达方式,有利于表达思想,使沟通轻松愉快进行。
 
对于公司而言,只有内部团结,才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团结就是力量,同事间互相配合,就会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总是勾心斗角,相处不融洽,就会影响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人的发展,对职场人士来说,与同事的关系是和则双赢,闹则两败。只有经常沟通,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这一点,除了互相帮助和谅解,也要注意恰当的语言表达。说话不够委婉,就会使对方误解以致产生隔阂。
 
在同事关系紧张乃至不和睦时,不要急着去批评别人,要先想想自己的不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双向互利的,给别人关心和帮助,自己也会得到回报。在群体生活中,我们都是相互依存的个体,面对共同任务时,要拧成一股绳加强团结,将工作做到更好。
 
7.言近旨远,意味深长
 
《内揵》篇的核心是“情”字。以“情”为中心,就能拥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即使批评指责也使人欣然接受。这可以说是领导者的一种语言艺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一生总免不了会犯错误,有时候很难自我省悟。当别人犯了错误,我们可以适当予以批评和指正。运用言近旨远、含蓄深沉的批评手法,其效果远远胜过狂吼和怒斥。
 
批评有时是动力,激发人向上的欲望;有时是转折,指引人走向成功的巅峰;有时是毒药,一不小心会毁了人的一生。批评他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易于被接受?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
 
因此,尽管“批评”一词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严肃,其实批评也可以很温柔,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对人要尊重,要有同情心。这样就不会吹毛求疵,反而会多加谅解。说话要温婉,不可故意刺激他人,如果说话又冲又直,令人无法忍受,即使对方嘴上认错,心里也不会服气。
 
纠正他人错误,言语越少越好。最好能一句两句就使对方明白,然后转至其他话题。不可滔滔不绝,使对方陷于窘境,从而招致反感。纠正他人错误,切忌采用命令的口气。可以旁敲侧击,暗中指出其错误,以保护对方的自尊心,使其自觉改正错误。总之,批评是为了纠正错误,方法很重要。
 
作为教育工作者,真诚而善意的语言,虽然包含批评的成分,却能让学生感觉到信任和肯定,宽容中他们会自责,决心改正错误。富有人情味的批评蕴含了教师人性的博大和境界的崇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真谛。
 
8.以谋为变,情感效应
 
君臣之间的关系亲疏,皆系于情。得情自合,失情自去,游说之士必须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反之,如果想离开,就不必动之以情。以“情”为中心,以“谋”为变通,这是鬼谷子在《内揵》篇所表达的指导思想。发挥情感效应的方法很多,比如赞美、欣赏,这一方法适用于人际交往以及人事管理。
 
常言道:“赞美不蚀本,舌头打个滚。”赞美不是一件难事,有时只需片刻思索找到别人的优点,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其实,赞美是人际交往中理解沟通的最佳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推动力,它可以鼓舞员工的斗志,激励员工创造更大的利润。
 
善于感情投资的人,花费不多却可以获得大家认同,这是十分高明的处世策略。作为领导者,除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在适当的时候,放下架子去赞美员工也是必要的。当然,赞美要出于真心,让员工看出自己的真诚,才会得到更多的信任。
 
三国时,刘备在荆州被曹操打败,不听众将劝说,冒着被追上的危险,扶老携幼带全城百姓出逃。刘备虽然大败,却赢得了民心。《贞观政要》记载着李世民的一段话:“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举其身,犹割股以换腹,腹饱而身毙。”无论刘备还是唐太宗,他们用自己的言行验证一个道理:“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可以说是统治者的领导艺术。
 
对普通人来说,大家都有爱的需求,感情投资不同于物质投资。感情需要慢慢培养,是先予后得。在自我意识愈加觉醒的今天,权威性或强制性领导很难受到欢迎,在事实上也越来越成为不可能。所以作为领导,必须进行情感投资,用真情打动员工,通过攻心来达到忠心。这是鬼谷子《内揵》篇所倡导的以“情”为中心的要旨所在。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