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

《谋篇》与《权篇》前后相连,关系紧密。谋与权本为一体,二者不可分割。谋是谋划,权是权衡。两篇的主题思想和基本目标,都是论述“游说”的方法及实施。“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因此,游说最忌讳的是盲目妄动,要对他人的心理状态有所了解。制定谋略要暗中进行,“圣人之道,在隐与匿”,做到这些才能成功。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谋略用之于军事的绝佳效果。当然,谋略可以应用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并且往往能够事半而功倍。本篇由此展开,以“谋略”为中心铺陈立说,详细介绍了谋略的各个方面,辩证说明了谋略的产生条件以及运用方法。篇中指出,“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事贵制人,而不贵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诚为精当之论,道理深刻,值得借鉴。

谋篇全解读及经典案例

左右逢源,原指学识广博,应付裕如。这里指一种处世之道,比喻做事功夫到家,就会得心应手顺利无碍。典出《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战国时,孟子讲治学之道,..

详细翻译

为人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拥,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故同情而俱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成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异同之分,其类一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

凡是筹划计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并要掌握规律背后的依据,这样才能得到实情。通过研究审察实情,确立上、中、下三仪。所谓三仪,指上智、中才和下愚。三者互相参照,就能定出奇谋..

详细翻译

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万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

因此,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变化的事物会产生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商定计谋。商定计谋需要言辞论说,仔细斟酌,并制定方法。有利于事情的发展,就要促使前进,进而不能则退,退若适当..

详细翻译

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所以,弱小可以蓄成强大,弯曲可以变成笔直,不足可以积成有余,就看运用是否合理。对那些外表亲近而内心疏远的人,要从内心入手游说,用真诚来打动;对那些内心亲近而外表疏远的人,..

详细翻译

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故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

计谋的使用,公开进行不如私下谋划,私下谋划不如结成死党,结成死党可使双方的关系亲密无间。循规蹈矩不如出奇制胜,奇计一出就像河水奔流一样无法阻止。所以,游说君主一定要和他讨..

详细翻译

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 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制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义者则可与语。由能得此,则可与谷远近之义。

所以,圣人施展计谋隐而不露,愚人施展计谋公开张扬。有智慧的人成事会很容易,资质愚钝的人成事就比较困难。由此看来,灭亡的事物不会继续存在,危乱的局面难以回到安全。在这种情况..

详细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