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故钟鼓管磬羽干戚,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旋裼袭,礼之文也。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于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
本段为《礼记》:乐记
【原文】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①。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故钟鼓管磬羽干戚,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簠(fǔ)簋(guǐ)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旋裼袭,礼之文也。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中正无邪②,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③,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于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
【注释】
①节:就是节其贵贱,使贵贱高下有等的意思。
②邪:邪曲,不正当,不正派。
③施于金石:用、加。金石:金指金属制成的乐器,如钟等;石指石类物质制成的乐器,如磬等。金石相合泛指一切乐器。
【翻译】
大乐与天地同样地和合万物,大礼与天地同样地节制万物,和合才使诸物生长不失;节制才有了祭祀天地的不同仪式。人间有礼乐,阴司有神灵,以此二者教民,就能做到普天之下互相敬爱了。所谓礼,是要在各种场合下都做到互相尊敬;所谓乐,则是不论采用何种形式都体现同样的爱心。礼乐这种合敬合爱之情永远相同,是从古代贤明帝王一代代因袭下来。使得礼乐之事与时代相符,盛名与功德相符。所以钟鼓管磬羽龠于戚,只是乐所用器具;屈伸俯仰聚散舒疾,是乐的表现形式。而篮簋俎豆制度文章,是礼所用器具;升阶降阶、上堂下堂,环绕转身、袒露外衣、掩住外衣,都是礼的表现形式。知礼乐之情的才能制礼作乐,识得礼乐表现形式的只能记述修习先王所作不能自制。能自制作的称为圣,记述修习先王制作的称为明。谓明谓圣,就是能述能作的意思。乐是模仿天地的和谐产生的;礼是模仿天地的有序性产生的。和谐,才能使百物都化育生长;有序,才使群物都有区别。乐是按照天作成,礼是仿照地所制。所制过分了就会由于贵贱不分而生祸乱,所作过分则会因上下不和而生强暴。明白了天地的这些性质,然后才能制礼作乐。言与实和合不悖,是乐的主旨;欣喜欢爱,是乐的事迹。而中正无邪曲,是礼的实质,庄严敬顺则是礼的形制。至于礼乐加于金石,度为乐曲,用于祭祀宗庙社稷和山川神灵的形式,天子与众民都是一样的。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