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生平
清代大才子纪昀生前不会想到,在两百多年后,自己会通过一种叫电视的物件再次走红海内。一部电视剧,让纪晓岚这个名字几乎人尽皆知,其实晓岚只是纪昀的字之一。
纪昀,字晓岚,又字春帆;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河间才子。号中的河间二字,取自他的出生地河间府献县。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以下简称《笔记》)中多次讲到献县的民间趣事。
纪昀是位才子,也是一位政治家。他出身官宦世家,祖父纪天申为博士弟子员,父亲纪容舒,康熙末举人,官至云南姚安知府,所以纪昀在《笔记》中每称之为“姚安公”。而随父居住在云南的经历,也使《笔记》中出现了几件发生在云南的轶事。
除了出身显赫,纪昀自身也非常优秀。他于乾隆十二年顺天府乡试中解元,十九年科场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功臣馆、国史馆、方略馆总纂,后出为福建学政。三十三年授贵州都匀府知府,乾隆认为其学问出众,留于庶子,又改为翰林侍读学士。
然而,纪昀的仕途并非完璧无瑕。他因给亲家卢见曾通风报信,卷入了盐政亏空案,被发配至乌鲁木齐。在发配途中,他从当地百姓处收集传说,整理成文。正是因为纪昀的这一段生活经历,《笔记》中出现了多篇以乌鲁木齐为背景的精彩故事。
乾隆三十六年,在刘统勋的推荐之下,乾隆复用纪晓岚为编修,尔后任命他为《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官。后纪昀历任兵部侍郎、礼部尚书、左都御史。嘉庆元年,纪昀官至兵部尚书,而《笔记》中“什刹海鬼找替身”的故事,就是以他任兵部尚书期间的经历为背景。后来,他移任左都御史;次年,又迁任礼部尚书;嘉庆十年,任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同年在京师病卒,享寿八十一岁。
观其思想理念,纪昀反对理学,在《笔记》中有相当深刻的反映。虽然受时代局限,书中观念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然而作为一本独具旨趣的志怪小说,《笔记》中所记载的大多是鬼怪妖狐之事,且这些故事的主角们都被赋予极深的人性体察,暂且让我们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跟随纪昀的《笔记》,领略古人的谐趣和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