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敛厚施

原文:“厚敛薄施者凋。”
 
敛:收、聚集。例句有: “今上征敛于富人,以布施于贫家。”(《韩非子·显学》)成语有“横征暴敛”。
 
凋:衰败、衰落。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中有: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陆游《楼上醉书》的诗句云: “丈夫不虚生世间,本意灭虏收河山;岂知蹭蹬不称意,八年梁益凋朱颜。” (梁益是指梁州和益州)
 
《素书》“厚敛薄施者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国君索取得多,给予得少,面对百姓的贫穷和苦难视而不见,毫无救助,甚至不顾百姓死话,毫无节制地强征暴敛,那么必然导致国弱民穷,最终走向衰败。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让老百姓过上健康富裕的美好生活。 “国富”的根本在于“民富”,“国富而民穷”从来就不是一个社会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
 
为了讲明这个道理,中国古代思想家作了许多有关“民富国强”的论述。孟子倡导统治者要首先能使老百姓“脱贫”,保证基本生活条件,实行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孟子·尽心上》) 。达到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 。然后才能实现 “家给人足,天下大治” 。
 
儒家另一代表人物荀子,也是主张“治国必先富民”的,认为: “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荀子·王制》) 意思是:贤明的君王是先让百姓富;谋图称霸的国君一心只想富国强兵;各级官吏贪污腐败、盘剥百姓、中饱私囊,这个国家就会难以存在;而如果把民间财富全部搜刮上来,放在国君的“竹筐”和国家的仓库里,这个国家肯定要灭亡。荀子从财富分配层面分析了富民政策与国家兴亡的密切关系。
 
比孟子、荀子更早些时的孔子学生有若,就曾肯定地认为: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于足?” (君:国) (《论语·颜渊》) 意思是:百姓富足,国家怎能不富足;百姓不富足,国家又怎能富足。
 
历史教训是深刻的,例如秦朝末年,隋朝后期,以及东汉、明末发生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王朝覆灭,都是因为统治者巧立名目,增加赋税,“厚敛薄施”、大肆盘剥百姓,超越了百姓的承载能力,导致“官逼民反”而发生的。
 
但是,在历史上,有些国君是明智的,他们始终坚持 “民为邦本” 的治国原则,大力发展生产,减轻百姓负担,增加民众收入,实现民富国强。
 
公元前445年,“三家分晋”之后,魏文侯继承祖父魏桓子的事业,自称为候,成为魏国第一代国君。
 
魏文侯是一个志向远大,与民为善,主张藏富于民的人。《晏子春秋》记载了一个 “反裘负刍” ,讲的就是魏文侯对国家征收高额税赋不满,主张藏富于民的故事。
 
有一年,国内的东阳地区交上来巨额赋税,数量竟是前一年的十倍,大臣们纷纷向魏文侯表示祝贺。但是,魏文侯一点都不高兴,他对大臣们说,东阳这个地方的面积、人口都没有增加,就算是今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但也不可能是去年的十倍之多,现在交上来这么多钱粮布帛,一定是官员们强征暴敛来讨好我。这样搞,老百姓怎么生活呢?
 
接着,魏文侯给大臣们讲了一个故事,说自己曾经在巡游时见到一个人反穿羊皮袄背柴,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回答说怕柴火蹭掉了袄子上的羊毛。可是他没有想到,如果将皮板磨破了,羊毛还有附依的地方吗?显然,魏文侯将自己和国家比作羊毛,将老百姓比作皮板。目的是告诫大臣们,如果一味向百姓索取,厚敛薄施,不顾百姓死活,逼得百姓或逃或亡,那么这个国家还能存在吗?正所谓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魏文侯在位50年,他礼贤下士,以民为本,时刻为老百姓的生计着想,即使在国家遭遇战争时,魏文侯也不向百姓加税。军队没有粮食就向百姓借,到期就还,而且是小斗借,大斗还,还本又付息。而且他从不随意铸钱,避免“通货膨胀”,影响百姓生活水平。与此同时,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大胆起用法家人物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为将,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经济、北灭中山国(今河北西部平山、吴寿一带),西取秦西河(今黄河与洛水之间),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
 
事实证明,只要把“厚敛薄施”改变为“薄敛厚施”,情形就会发生根本改变,“凋”就变成为“发”和“兴”。人民富足,国家就会兴盛,社会就会安定,如此普天同庆,皆大欢喜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