谗言伤国

原文:“亲谗远忠者亡”
 
“谗”的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例句有: “伤良曰谗,害良曰贼。”(《荀子·修身》)
 
谗言伤人,谗言害人。听信谗言,必然拒绝忠言;亲近进谗者,必然远离贤良者;进谗者得意,而贤良者必然遭殃。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爱国主义者,他在楚国担任“左徒”官职时,(左徒:楚国特有的官名,根据屈原所从事的工作内容看,“左徒”相当于副宰相)由于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擅长辞令,深明国家安定与动乱的道理,所以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屈原在朝内常与楚怀王商讨国事,颁发政令;在朝外接待宾客,应付诸侯。上官大夫和屈原职位相当,为了争夺宠信,因而内心嫉妒屈原的才能。有一次,楚怀王指定屈原制定法令,屈原刚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之后,就想夺取这份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因此向楚怀王进谗言,诽谤屈原每颁布一项法令,就在众人面前夸耀自己的功劳:“认为‘除了我,没有人能做得出来’。”怀王因此恼怒并疏远屈原。屈原对楚怀王偏信谗言十分痛惜,认为是 “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记·屈原列传》) 。意思是:怀王是让谗言谄媚蒙蔽了明智,奸邪歪曲伤害了公道,致使端方正直的人不为世俗所容。
 
历史证明,明君圣主当国理政,就会出现国家中兴,正气上升,名士贤臣,群星灿烂的大好景象。而一旦国君无道,亲谗远忠,抑善彰恶,那么恶人佞臣就会狼狈为奸,猖獗横行,国家败亡也就在所难免。
 
例如宋朝自太祖建国至仁宗中兴100年间,就涌现出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这些名臣贤相。而自哲宗大兴党争,到徽宗昏庸无道,沉迷享乐,短短三十余年,就滋生出蔡京、高俅、童贯等祸国殃民的贪官奸相。
 
难道皇家帝王不知道“亲贤臣、远小人”的道理吗?显然不是。原因是小人善于拍马,而贤臣好进忠言;“马屁”顺耳好听,忠言逆耳扫兴。渐渐地,那些好大喜功的、贪图安逸的、追求享乐的、德行浅薄的皇帝们就烦腻、远疏那些直言谏诤的忠臣,亲近、信任那些谗佞媚悦的小人。
 
诸葛亮生前最担心后主刘禅“亲谗远忠”而亡国,所以在《出师表》中谆谆告诫刘禅说: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可惜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根本就没有把诸葛亮的话当作一回事。
 
黄皓是刘禅的心腹太监,为讨得刘禅的欢心,黄皓终日设法让他不理朝政,沉溺于酒色之中。蜀汉景耀五年(262年),姜维第八次东征伐魏,就在邓艾被围祁山,战场形势发生逆转之际,刘禅竟听信黄皓的谗言,一连三道诏书命姜维班师回朝。
 
姜维回朝之后,得知是黄皓从中作秽,愤怒异常。正当刘禅与黄皓在后花园饮酒作乐之时,姜维面见后主,诉说黄皓奸巧专权,就像灵帝时的“十常侍”,认为只有杀了这个人,朝廷才能清平,中原方可恢复。而刘禅非但不接受姜维的忠言,反而为黄皓辩解开脱,认为他一个小太监,纵然专权,又能起什么作用?姜维上奏说:你现在不杀他,日后必然大祸临头!后主仍不准其所奏。姜维见刘禅不听忠谏,无可奈何,只好远离朝廷到一个叫沓中的地方军垦屯田去了。
 
司马昭听说姜维隐退沓中,心中甚喜,立即派兵进攻蜀国。姜维得知后,连忙上奏后主,请求降诏发兵拒敌。此时刘禅问计于黄皓,而黄皓则说这是姜维虚表上奏,不要理睬。从此之后,所有姜维上奏告急表文全被黄皓暗中扣下。
 
刘禅听信黄皓的谗言,完全被蒙住了双眼,对危在旦夕的蜀汉政权麻木不仁,听之任之。当魏军攻克成都,蜀国灭亡时,刘后主方才恍然大悟,可惜的是为时已晚,无奈之下,只好屈膝投降,印证了“亲谗远忠者亡”的结局。
 
史学界认为,宋仁宗算得上宋朝的第一明君,他不仅性情宽厚,仁恕爱民,而且襟怀宽广,直言纳谏,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远离奸佞,拒绝谗言,为北宋中兴奠定了基础。
 
《曲洧旧闻》记载:一次,梳头女官见到仁宗怀里的文书,问是什么事。仁宗说:“是谏官关于裁减嫔妃侍从的奏章。”女官问:“皇上是否准奏呢?”仁宗说:“这份奏章很有道理,应准奏照办。”女官仗着自己平时为仁宗宠爱,认为再怎么减裁也轮不上自己,于是赌气说:“如果一定要减裁的话,就请皇上把奴家裁掉。”仁宗闻言,当即站起身来,让掌管嫔妃名册的内侍马上携带名册到后花园。然后传旨,让梳头女官以下三十名嫔妃宫女尽快携带私人物品离开皇宫。
 
事后,皇后问仁宗:“梳头女官是皇上平日最为恩幸宠爱的人,为什么笫一个就将她裁减出宫?”仁宗说:“这人劝我不要接受谏官的建议,对这种干预朝政,进献谗言的人,我怎能将她留在身边?”此后,皇后经常用这个案例告诫宫中的嫔妃宫女不要乱说话,更不要干预政事,不然就会像梳头女官那样为皇帝所不容。
 
“亡”有多种解释,例如“外出不在”“丢失”和“没有”等,如成语:“亡羊补牢”。而最为常用的则是逃亡、死亡、灭亡。例句有 “兵弱于敌,国贫于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意思是:国防薄弱,国家贫困,如此不亡,还不曾有过。现在看,韩非子这句话还应该再加上一句“亲谗远忠”,成为:“兵弱于敌,国贫于内,亲谗远忠,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这样就更加完整。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