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协力

原文:“同贵相害,同利相忌。”
 
这一句中的两个“相”可以作两种解释:
 
一是互相。成语有“互不相容”。
 
二是相加。成语有“拳脚相加”。
 
“同贵相害”是指同为身处高贵地位的人,为了权力或财富,相互之间进行攻击、陷害。是“内耗”的意思。
 
在历史上,这种“同贵相害”的案例充满着刀光剑影,触目惊心。如伯嚭谗言伍子胥、赵高殊杀李斯等。
 
但是,在历史上并非所有“同贵”的人都是彼此倾轧,互相残害的,同样有许多“同贵相亲”的典型,他们在是非面前,在关键时刻,能够顾全大局,舍弃个人恩怨,互相帮扶;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他们坚持原则,挺身而出,秉公直言,不惜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含冤负屈,身处逆境的同僚仗义执言、鸣冤叫屈。
 
汪辉祖在《官箴》一书中认为:同朝为官,共同为君主尽忠谋事。如果相互提携,遇到困难同舟共济,那么大家都可以从中受益;但是如果为了一时的意气而相互谩骂,明争暗斗,那么大家都会因此受到损害,作为官员应该知道其中的道理。
 
唐德宗兴元元年,北方水灾、旱灾、虫灾不断,粮食几乎绝收,农民流离失所,朝中大臣纷纷下到各州县赈灾济民。但此时却有人诬告镇海节度使韩滉在驻地润州(今江苏镇江)聚集兵力,修了五座石头城,准备造反。德宗接到举报,对韩滉的忠贞起了疑心,他征求大臣李泌的意见。
 
李泌说:“韩滉为人公正忠诚,‘泾原兵变’发生后,韩滉为了起运漕粮支援中央军队,亲自到江边背粮装船。并激励将士们说:‘天子如今蒙尘,这是我们做臣子的耻辱!’韩滉一向清贫廉洁,他的府第狭小,破败到不能避风躲雨的程度,他还不肯修葺;但他支持中央却慷慨大方,自从陛下圣驾在外,韩滉的供应源源不断,这是陛下亲眼所见,这样的人难道会谋反吗?”
 
德宗又问:“韩滉既然忠心不惑,那他为什么要修石头城?”
 
李泌说:“韩滉所以要修石头城,是因为看见中原战乱不断,考虑到陛下可能南下,所以修城作迎驾的准备罢了。这是做臣子的一片拳拳忠心,怎么能把它当成罪过呢?”
 
紧接着,李泌又说:“韩滉性情刚烈,不阿附权贵,又有偏激严苛的缺点,所以得罪人很多。他的儿子韩皋现在陛下身边做员外郎,因为有人弹劾父亲,竟不敢提出要归家省亲。不过,请陛下放心,臣保证韩滉绝没有谋反之心。”
 
德宗说:“韩滉的儿子尚且害怕受到牵连,你何苦要保他呢?”
 
李谧说:“因为我对韩滉十分了解,所以我愿意保他。”
 
德宗说:“朕正要重用你,你还是谨慎一些,不要与多数人的意见相左,众口铄铄,朕怕你保不了韩滉反使自己受到连累,你还是回去好好想一想再说吧。”
 
但德宗没能说服李泌,李泌回家之后,立刻写好奏章,愿意以自己一家一百余口人的性命来担保韩滉。
 
奏章交上去后,德宗压住不发,再次召见李泌,对他说:“你还是不听朕的劝告,硬要保韩滉。朕虽然能理解你与韩滉的友谊,但你岂能不顾自家百口人的性命!”
 
李泌正色回答说:“陛下,臣纵然不顾百余口家小的性命,也不会为了袒护私情而辜负陛下的愿望,我承上奏章实在是为朝廷着想。”
 
德宗疑惑不解地问:“怎么是为朝廷着想?”
 
李泌说:“现在,关中、关东到处发生旱灾,关中的米价已上涨一百倍,一斗米要一千钱。老百姓嗷嗷待哺,但朝廷粮库已空空如也。北方虽然歉收,江南却是连年丰收,官粮充足,为赈济北方,必须要从江东调运大批粮食。只要陛下尽早发下臣担保韩滉的奏章,制止住那些诽谤他的流言蜚语,再令韩皋归江东探亲,那么韩滉就会因为感激皇上,迅速运来大批粮食。而且,韩滉在江东极有威信,我相信,他带头运粮后,必然引起连锁反应,江东的粮食会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陛下,我担保韩滉难道不是为朝廷着想吗?”
 
德宗终于被李泌说服,随即发下李泌奏章,并批准韩皋归家省亲。临行之际,德宗召见韩皋,对他说:“告诉你的父亲,朝廷中有一些攻击他的流言,朕已知道其中曲折。朕完全相信你父亲的忠心,请你父亲不要顾虑多心,以免损害我们君臣间的信任。”
 
韩皋激动得连连叩头称谢,德宗又说:“现在北方灾荒严重,首都地区粮食尤为紧张,你和你父亲一起筹办,尽早把粮食运来。”
 
韩皋回到润州,把德宗的话转告给父亲,韩滉感激涕零,当天就亲自带人赶到江边码头,发运粮食十万斛。五天后,他又发运第二批粮食,并让韩皋随船押运回朝。
 
随后,江淮各道的大员们也纷纷效仿韩滉,向朝廷进贡大批粮食,有效缓解了北方的灾情。德宗得到消息后,召见李泌,连连称赞:“爱卿果然有远见。保了一个韩滉,救了关中无数百姓。”
 
事实证明,“同贵相害”是有的,但“同贵相亲”也是有的,《素书》讲的“同贵相害”只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能忽视的现象,世人不能因此就认为所有“同贵”的人,都是钩心斗角、相互攻讦的。所以,我们评价历史应客观公正。
 
“同行相忌”的意思是同一个行业的人会互相忌妒。俗话说:“同行是冤家。”
 
不过,这里的“同行”的“行”指的并非是社会上的“各行各业”,而是对上层社会的泛称。历史上有一个“文人相轻”的典故就是“同行相忌”的代表。
 
湖州人臧寿恭、严可均两人,都自称精通儒学经典,很有学问,但双方之间谁也看不起谁,都认为对方不如自己。湖州太守杨岘拜臧先生为师,严先生很不以为然。有一天,杨太守从长兴(臧先生住地)返回,船停在城外时,发现旁边的船上有一人正在饮酒,仔细一看,原来是严先生。就问他从哪里来,严说到乌程(严先生住地)去拜访老师,杨太守十分惊异,心想,严先生这么有学问的人,还要到乌程去拜访老师?就问道:“难道乌程全村人都是老师吗?”严回答说:“难道你以为天下只有臧寿恭一个老师吗?”以后的一天,杨太守问臧先生:“严先生这个人的学问怎么样?”臧先生回答说:“粗略懂点《三字经》吧。”对这个典故,魏主曹丕有八个字评论: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曹丕《典论·论文》)
 
“文人相轻”,这对所有的文人来讲,显得有些不公平,但这种现象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