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心生暗

原文:“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疑:疑虑,怀疑;
 
信:信心,相信。
 
“自疑不信人”,是说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疑神疑鬼,从而对其他人也都心怀疑虑,心目中没有一个可值得相信的人。
 
“自信不疑人”,是指自信心很强,信心满满,胸襟开阔,豁达大度,满眼都是阳光,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
 
自信,是成功的源泉。相信自己,是一种信念,是对自身能力的确认,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只有自己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
 
《史典》说:“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 这句话与《素书》“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是词近义通的。
 
朱元璋是大明开国皇帝,在打江山的时候,他很自信,对为他出谋划策、南征北战的一帮文臣武将,如徐达、刘基、常遇春、李善长等十分信任,从不怀疑,所以,这帮哥们几兄弟也是忠心耿耿,同心协力,为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王朝立下了丰功伟绩。
 
建国之后,朱皇帝表面上虽然雷厉风行,为大明王朝日夜操劳,但是他的内心却越来越虚,自信心反而变得不足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大明开国之后,朱元璋对诸多功臣怀有强烈的戒心,他疑心那些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大臣会居功自傲,威胁到朱氏的皇权统治。特别是太子朱标生性柔弱,将来难以驾驭这些叔叔伯伯辈的明朝功臣。因此,朱元璋决定替儿子“清理门户”,以保大明江山的稳固。随后,他以各种罪名和借口,将大明的功臣,几乎全部杀光,就连李善长、刘伯温等人,后来也难逃厄运。
 
朱元璋殊杀功臣是他自信心缺失、怀疑心加重的突出表现,在历史上是一个典型的“自疑不信人”的案例。
 
与朱元璋截然相反的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
 
陈桥兵变,赵匡胤从后周得到了天下,按说,当时存在许多不安定因素,例如人心,还没有完全统一和认可他的正统地位。一般的皇帝,此时必然采取严格的安保措施,以防不测。但赵匡胤表现得却很自信、很放松,对待后周的旧臣和新朝的官员一视同仁,不加区别。据说,在一次宴会上,有一个名叫王著的后周旧官喝多了酒,大声喧哗,胡言乱语,甚至讽刺赵匡胤夺了后周的江山社稷。这时,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赵匡胤身上,看他如何处理。只见赵匡胤毫不动怒,命人将王著扶出去休息。但这个王著却借着酒劲,用手死死抱着柱子不肯放手,还放声大哭,搅乱了整场宴会。第二天有人上奏,说王著是借酒装疯,分明是思念前朝柴世宗,给陛下难堪,应当治罪。赵匡胤没等讲完就打断了这个官员的话,说:“什么思念世宗?他就是喝多了酒,不许联想。再说,即使他思念世宗,也没有什么,他一个书生而已,还能干什么?”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他这个皇帝当得怎么说也有些不地道。所以说,“代周称帝”对他来说是十分敏感的,凡是触动这方面的话题都是犯了大忌,随时有可以惹恼赵皇帝,引来杀身之祸。但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赵匡胤对王著酒后的胡言乱语表现得很坦然、很淡定,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赵匡胤很自信。“自信不疑人”,赵匡胤并不怀疑王著会有什么不轨之心,做出对自己有损害的事情。
 
当然,赵匡胤为了保证政权的稳固,也曾做过“杯酒释兵权”的事。不过,在当时采取这种防范措施也是必要的,以丰厚的经济待遇,让那些统兵将帅退休养老,得以善终,也算是有情有义。这与朱元璋赶尽杀绝,甚至斩草除根是有根本区别的。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