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十四年

【原文】
 
[经]
 
十有四年春正月〔1〕,公会郑伯于曹。
 
无冰〔2〕。
 
夏五〔3〕。
 
郑伯使其弟语来盟。
 
秋八月壬申,御廪灾〔4〕。乙亥,尝。
 
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5〕。
 
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
 
【注释】
 
〔1〕十有四年:公元前698年。
〔2〕无冰:古例于二月藏冰,此年气候和暖,无冰可藏,故《春秋》记载。
〔3〕夏五:杜注云:“不书月,有阙文。”
〔4〕御廪:藏君王所耕田产的粮食,其粮用以祭祀。灾:天火。
〔5〕齐侯禄父:齐僖公。
 
 
【原文】
 
[传]
 
十四年春,会于曹,曹人致饩,礼也。
 
夏,郑子人来寻盟〔1〕,且修曹之会。
 
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书,不害也〔2〕。
 
冬,宋人以诸侯伐郑,报宋之战也。焚渠门〔3〕,入及大逵〔4〕;伐东郊,取牛首〔5〕;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6〕。
 
【注释】
 
〔1〕子人:郑伯弟语之字。寻盟:重修桓公十二年武父之盟。
〔2〕不害:不以御廪灾为惧。御廪失火,属天示警,人主当惧而反省。而桓公三天后仍举行尝祭,所以《春秋》记录。
〔3〕渠门:郑都城门。
〔4〕大逵:四通八达的街道。
〔5〕牛首:郑郊,在今河南废陈留县治西南。
〔6〕卢门:宋城门名。
 
【翻译】
 
[经]
 
十四年春正月,桓公与郑厉公相会于曹国。
 
没有结冰。
 
夏五。
 
郑厉公派他的弟弟语来我国结盟。
 
秋八月壬申,御廪发生不明原因的火灾。乙亥,举行尝祭。
 
冬十二月丁巳,齐僖公禄父去世。
 
宋国人率领齐、蔡、卫、陈各国攻打郑国。
 
[传]
 
十四年春,桓公与郑厉公相会于曹国,曹国馈送食物,这是合乎礼的。
 
夏,郑国子人来我国重修旧盟,并且重修在曹国相会之谊。
 
秋八月壬申,御廪发生不明原因的火灾。乙亥,举行尝祭。《春秋》记载,是因为桓公对火灾没有畏惧之心。
 
冬,宋国人率领诸侯攻打郑国,这是为了报复前年郑国攻打宋国的那次战争。宋军焚烧了郑国都城的渠门,入城到达了大街上。攻打东郊,占领了牛首,把郑国太庙的椽子带回国作卢门的椽子。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